張曉平 許晶晶
【摘要】目的 探討延伸護理對提高出院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對38例造口出院患者采取延伸護理服務(包括電話隨訪、家訪、造口聯誼會、造口專科門診、QQ群)。結果 延伸護理服務能夠明顯降低出院患者造口并發癥、提高患者造口患者的生活質量。結論 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也讓護理工作讓人更加滿意,所以延伸護理工作有較好的實際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延伸護理;造口出院患者;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02
延伸護理定義是:為了患者在不同地區的治療以及相同地區不同水平的治療在健康服務之間的轉移而設計的一系列措施[1]。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及護理的時間有限,絕大部分的康復需在院外學習。延伸護理用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讓造口患者享受到全程、連續、專業的優質護理服務,減少出院后造口并發癥、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節省了社會和家庭的人力資源,幫助患者早日適應家庭和社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科Miles手術的結腸造口患者38例,年齡平均45~82歲,平均55.9歲。其中男22例,女16例,造口時間1個月至兩年,平均(5.28±1.64)個月。
1.2 方法
1.2.1 電話隨訪
醫院開展六心優質護理后,科室針對造口患者進行登記,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并登記,耐心傾聽患者的意見,了解出院后狀況,指導正確的生活方式康復訓練及護理方法,提供心理疏導,提醒定期復診,并解答患者的在康復過程中的疑問,做好隨訪記錄,及時跟蹤,減少了相關的投訴及醫療糾紛,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電話隨訪一個月內每周一次,三個月之后每月一次,半年之后每六個月一次。電話隨訪能夠隨訪不受地域限制,對于偏遠地區的患者,電話回訪解決了因交通不便而造成的就診困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腸造口的自護能力和遵醫行為,能及時解決造口術后給患者身心帶來的一系列問題[2]。能夠明顯減少患者來院次數、降低患者來往費用。
1.2.2 家訪
每季度一次,護理人員深入患者家中,將愛心服務送至家門口,對患者家庭環境和造口技術掌握情況給予評估,現場指導,確保患者及家屬正確、安全地延續家庭治療,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糾正患者的不良習慣。有效減少了患者造口并發癥、從而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有效減少了患者入院排隊等候時間,減少了外地患者往返交通和住宿花費,滿足了患者實際需要,讓患者體會到社會的關心和支持,提升了醫院形象。
1.2.3 造口聯誼會
我科每季度舉辦一次造口聯誼會,由醫護人員進行造口知識專題講座,專科護士進行造口產品介紹及更換造口袋技術,自我管理知識和技能,同時讓造口患者相互交流與經驗與體會,在護士和患者乃至家庭成員建立有目的的互動。以較強的實用性、專業性、指導性,幫助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健康行為,使患者更好的回歸社會及家庭,重拾生活的信心。
1.2.4 造口專科門診
醫院設有護理專科門診,每周三由臨床經驗豐富的造口專科護士或造口師坐診,利用醫學知識及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治療、護理、預防保健知識及營養指導。
1.3 微信群
我科對造口患者建立了微信聊天互動群.造口師為群主,醫生和護士均為成員,在群內除了聊天,還能共享圖片、視頻,通過造口護理操作的視頻使患者直觀的掌握具體步驟和操作方法,對一些疑問可以及時解決患者出院后的一些問題,這種快捷的聊天方式能夠讓患者足不出戶就能隨時接受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也可關注科室的公眾號,隨時關注科室發布的疾病相關知識及健康知識宣教。
1.4 隨訪內容
評估患者心理狀況,給予心理疏導,了解患者的飲食、活動及排便狀況,指導患者正確掌握更換造口袋的技能及擴肛技巧,糾正其錯誤動作,教會正確貯藏造口袋及其輔助產品,根據患者造口情況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2 結 果
患者出院3個月后,38例完全能夠自理患者29例76.32%,大部分能夠自理7例18.42%,靠他人1例2.63%。造口并發癥:造口周圍皮炎:2例5.26%。造口水腫1例2.63%。造口狹窄1例2.63%。
3 總 結
通過造口患者的延伸護理,大多數患者已經越過了腸造口的心理障礙,心態良好,具備了能夠較強的自我護理能力,掌握了常見造口并發癥的觀察及應對方法,提高了生活質量,保證了手術的成功。延伸護理使醫院的醫療護理服務不僅局限在患者住院過程中,而且延伸到其出院后繼續治療和康復中,使護理服務更趨于規范化和標準化。護理服務更加以人為本、更加規范和標準,從而盡可能的去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也讓護理工作讓人更加滿意,所以延伸護理工作有較好的實際效果,值得推廣應用。然而由于延伸護理在我國起步較晚,如何為患者實施更完善的多樣化的延伸護理仍是今后醫院護理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社,2014:10-15.
[2] 陳蘇紅,陳慧敏,徐玲芬,等.直腸癌結腸造口患者生活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B):14.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