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要】目的 觀察醫院藥師開展藥學服務對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率的影響效果。方法 共選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及對照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由醫院藥師開展藥學服務,觀察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出現4例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對照組出現9例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醫院藥師開展藥學服務,可明顯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故值得重視和推廣。
【關鍵詞】藥物不良反應;醫院藥師;藥學服務;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01
藥物是用于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保障人類的健康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醫療衛生的不斷發展,各種新藥陸續問世,其應用范圍也愈來愈廣,其所造成的不良反應也逐漸增加,已引起廣泛重視,因此醫藥藥事管理工作也隨之發生改變,逐漸形成了臨床藥學服務[1]。藥師開展藥學服務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既可幫助制定用藥方案,又可提高用藥安全性、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2]。本研究即觀察了醫藥藥師開展藥物服務對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影響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7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做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2組,每組60例,觀察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2歲~60歲,平均(41.5±4.7)歲;對照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21歲~59.5歲,平均(41.8±4.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
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由醫生制定診療計劃,給予綜合對癥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配合護士給予常規護理服務;本組不實施藥學服務。
1.2.2 觀察組
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由醫生制定診療計劃,給予綜合對癥治療,且在治療的同時,配合護士給予常規護理服務;本組患者在以上基礎上,實施藥學服務,具體措施如下:①構建患者檔案:為每一位納入研究的患者建立檔案,詳細記錄患者的有關情況,包括個人信息、既往病史、用藥史、過敏史、經濟情況、家庭背景等,以及患者目前的臨床診斷,構建一份完整的個人檔案,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后簽字留存。②實施用藥指導:藥師首先應和患者的主治醫師交流和溝通,共同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適合患者個人情況的藥物應用計劃[3]。同時,責任藥師也應主動與患者、患者的家屬進溝通和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其它個人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藥物指導,詳細告知患者目前所應用的藥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使其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是鼓勵患者說出心中的想法、顧忌等,對于其提出的問題應給予詳細、準確、科學、合理的解答;再次,注意每種藥物易引起的不良反應,詳細和患者、家屬說明,并告知一些用藥禁忌、配伍禁忌等,告知患者避免某些誘因的發生而導致不良反應的出現;最后,注意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能夠堅持治療,保證治療效果。③開展出院后回訪:對于離院的患者,責任藥師應留好聯系方式,定期對患者開展出院后回訪,詢問患者出院后的具體情況,包括用藥情況、病情變化情況、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等,并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同時做好一些指導工作,尤其是告知患者在出現各種不適時應立即聯系主治醫生、責任藥師等,必要時來醫院復診。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使用x2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觀察指標
主要是觀察在本研究期間,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過敏反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中毒反應等。
2.2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4例不良反應,其中過敏反應1例,消化系統不良反應2例,中毒反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對照組出現9例不良反應,其中過敏反應3例,消化系統不良反應4例,中毒反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3 討 論
綜上可見,醫院藥師積極參與到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并開展藥學服務,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解決臨床實際中的一些問題,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性,有效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效果理想,值得重視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蓉蓉.醫院藥事管理在臨床藥學服務中的價值與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6(33):196.
[2] 朱歡翔.藥師開展藥學服務對臨床藥品不良反應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21):90~91.
[3] 邱海燕.藥師開展藥學服務對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31):4400~4401.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