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云興小學土山寺分校 孫美巧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創新和優化,提高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讓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為了實現創新教學的高效性,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而推動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的發展。
信息技術課程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進行知識講解,學生難免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交頭接耳等現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本節課要學的重點內容設計成時間較短的微課,觀看短視頻的形式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關于word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在視頻中對word的窗口界面展開講解,包括漢字的輸入、文檔的保存以及退出等內容,盡量將微課的用時設置在10分鐘左右,根據學生在該階段的年齡特征、生理特點等對教學內容展開設計,可以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微課可以重復播放,在學生對某一部分的內容不是很理解或是沒有掌握的時候,教師可以倒回去重新播放。在課堂中引進微課,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觀看短視頻的過程中就掌握了信息技術知識,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布魯姆的教學觀告訴我們,不斷地改進教學手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小學生尚處在成長階段,興趣是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主要動力,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與探究。因此,教師要時刻關注教學資源,采取各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操作的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例如,在教學“畫圖”時,會用到“復制與粘貼”,教師就可以將“龜兔賽跑”的故事作為課堂的導入環節的內容,因為對這個故事很熟悉,學生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按照教師的要求將這個故事畫出來,這時教師可以適時給出任務“第一次小兔子輸了,它會有什么感想呢?如果有第二次比賽的話,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這樣,學生就會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再創造,不僅會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也讓學生學會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新課改以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在各學科中得到了重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說教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占據著主要的地位,根據現階段的發展來看,“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特點,在教學中融入現代信息技術的實踐性這一特點,轉變教學觀念,增強實踐教學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劃分學習小組的學習形式。給學生分配統一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中來,改變傳統的強硬輸送知識的模式。在訓練學生打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動畫給學生演示文字編輯在生活中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教師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班級內的打字競賽活動,規定好打字的內容,看看誰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無誤地將內容全部呈現在電腦屏幕上,或是利用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體會文字編輯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強化學習理論認為,成功的學習能促進學生深入地探究知識的本源。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創造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去打破傳統,勇敢創新。教師要予以適當的鼓勵和引導,實踐出真知,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斷然不夠的,教師在關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雙管齊下,才能培養出綜合型的高素質人才。例如,在教學“設計新年賀卡”這一內容時,教師為學生做直接的演示,看到的往往是學生在模仿教師,沒有學生的個人特色。教師可以先將活動課題布置下去,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在做成果展示的時候,去發現每個學生作品的創新點,再借助多媒體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創新思路,再去加工自己的作品,做最后的成果展示的時候,教師就會發現,不管是作品內容還是形式,都有了很直接的改變,而手里的作品正是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充分體現。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將關注重點放在學生的自學、動手和應用能力上。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要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思維發展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去體會創新的意義,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