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實驗小學 陳 蕾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少版三年級下冊第三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其對象“風”是我們身邊時時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對它的表現只有從相關聯的其他事物上體現。這就要求學生對相關的對象要有較深刻的認識,這也是本課要完成的主要教學任務。本課力求讓學生多感官、全方位地體驗對象。在此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由表現,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提高表現的自信心。
【教學目標】
1.感知風帶來的變化,感受風,能夠表達對風的基本感覺和風起時的情景。
2.了解不同的風帶來的不同變化和感受,鼓勵學生自主發(fā)現和創(chuàng)作。
3.通過對風的了解,以及對風中事物變化的感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重點難點】學習如何表現風的狀態(tài),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觀察、回憶起風時事物的變化。運用線條、色彩等繪畫語言大膽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對風的感受。
【課前準備】繪圖工具(油畫棒、水彩筆、水彩、水粉顏料、記號筆等)范畫、風車、課件等。
【設計理念】“讓學引思”是最好的教學,“我搭臺,你唱戲”,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把時間和思考的機會讓給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教師的引導要恰如其分,不可過度干預學生的思維活動,應輔助學生進行學習活動。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禮物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風車)
師:誰能讓風車轉起來呢?
(學生嘗試吹動風車)
師:哇,轉起來了!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
(有學生拿著風車跑了起來)
師:看,風車轉得多歡快啊!到底是什么能讓風車轉起來呢?
生:風!
師:對,是風!(板書 課題:風)
怎樣使風車轉起來?這個問題貼近學生生活,充滿童趣,與學生產生互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氣氛。從這個問題揭示課題,能夠降低學生對新知的畏難情緒。
師:有人說,風是從風神口袋里放出來的;還有人說,風是龍王爺爺的一口仙氣……那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風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由空氣流動而產生的。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基本常識,可以認定“風”的科學解釋,教師浪漫地引導問題,可以啟發(fā)學生詩意的想象,拓寬學生想象的邊界。
師:大家知道有哪些不同的風嗎?
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呢?
生:(臺風能把樹刮倒,暖風吹在身上很舒服,還有龍卷風、寒風……)
師:可是風看不見也摸不著啊,你們是怎么知道風來了的呢?
生:能聽到!
師:你們能聽出風的變化嗎?(播放不同的風聲)
生:風聲大小變化。
師:風有不同的風力。板書:風力。風力大小不同的風給我們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讓我們來看一段不同風力下風鈴的動態(tài)。
通過聽一聽風的聲音,感受風力大小的變化,通過視頻資料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風力的認知。
師:可是風真的看不見嗎?
在這組圖片中你們能找到風嗎?
師:除了這些,哪里還能找到風呢?
讓學生從圖片中感知受風影響的事物,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聯系實際生活,尋找風的痕跡,由此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師:不同的風就像不同的樂曲,萬物在風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當這些事物或人遇到風時,會發(fā)生什么呢?請你想一想,并畫出來。(選擇其中一個)

引導學生回憶聯想風的存在對事物的影響,通過簡單的造型表現在風中事物的變化,為二次作業(yè)做鋪墊。
師:從同學們的練習中,看出來同學們對生活中的事物觀察特別仔細,有同學在風中行走過嗎?那是什么樣子的呢?請你上來表演。
上面的這位同學遇到了什么樣的風?你是怎么判斷的?
師:如果遇到溫暖和煦的春風,會是什么樣呢?同學們一起來演一演。
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現風中的感受,加深對風產生變化的認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激情,深化其思維。
師:風暴躁又調皮,干練又溫柔,你能把風留住嗎?
生:畫下來……
師:看看我們的大朋友是如何表現風的。(法國·柯羅《風》、法國·莫奈《撐洋傘的女人》)
師:這位作者是如何畫出風的?
生:空無一人的荒野,彎曲的樹,陰霾的天空……
師:再來看看莫奈是如何表現的呢?
生:飛起的面紗,飄散的云朵,飛舞的裙擺……
師:這些都告訴我們風來了。
師:小朋友們是怎樣留住風的呢?(《風來了》《龍卷風》)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幅作品,這里有風嗎?

師:你能找到問題嗎?
生:風的方向不對。
師:這幅畫中風中事物應該是什么方向呢?請同學們來改一改。(板書:風向)
學生可以通過自主發(fā)現,自己“改一改”,輕松掌握“風向”的變化。
師:這樣還不夠,我們還可以加一些風的效果,我們用白色的油畫棒畫出幾組線條,看,風來了!要是在白色的紙上怎么辦呢?(教師示范)
生:用水油分離法,薄薄地涂一層顏色。
師:這樣就能強調風出現的效果,還能有什么其他辦法嗎?
生:還可以直接用水粉顏料來畫(或者剪貼、撕貼的方式)。
師:這些方法都能很好地表現風,那就讓我們一起試試看吧!
作業(yè)要求:
(1)借助你所選擇的事物形象,來表現風,并注意風的大小及物體飄動的方向與風一致。
(2)自由選擇表現方式,作品富有個性,畫面主體突出,色彩搭配和諧。
評價:(1)把你的創(chuàng)意之處介紹給同學們。
(2)給同學的作品提出正確的建議。
師:和煦的風兒讓人心曠神怡,但它發(fā)起脾氣來變成狂風、龍卷風的時候,也會給人帶來無窮的災難。讓我們來一睹風發(fā)起怒來是什么場景。(播放視頻)
智慧的人類需要學會和風成為朋友,它發(fā)怒時要安撫它,要借助風造福人類,造福地球。我要告訴大家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們市就有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風力發(fā)電機組。我們相信,我們會和風成為好朋友,人類會和大自然成為地球上相互依存的好朋友。
教師結合視頻資料和現實生活中風的案例,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系。激發(fā)學生熱愛環(huán)境、熱愛生活,保護大自然的積極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