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峰
(鄉寧農業機械發展中心,山西 臨汾 042100)
2018年上半年,鄉寧縣農機局對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實際發展現狀進行深入調查。從多方面調研工作中能發現普遍存在規范化程度低,管理方式粗放等問題,制約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調研中發現農機專業合作社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在農機專業合作社設立方面存在由直系親屬作為社員或通過借用他人身份證件等方法成立合作社,實際由法人一人出資,獨資控股的問題。個別合作社設立至今未發生任何經營業務,存在“僵尸合作社”現象。二是在收益分配方面存在未按規定將可分配盈余的剩余部分以及財政扶持資金形成的財產量化到每一位成員情況,扶持項目的增值收益實際被創辦人獲取,農民很少能從合作社直接獲益。
在農機合作社長遠發展過程中擬定的章程是重要制度,在農機專業合作社日常運行與管理中,相關人員要全面遵循章程各項規定。要結合自身發展現狀以及發展目標對章程條款進行補充完善。在法定程序基礎上,如果章程全部通過之后,相關部門及管理人員要全面執行。
目前農機專業合作社要想獲取法人資格需要依法登記注冊。相應區域農機專業合作社申請成立過程中,需要對相關法律法規內容進行分析。向相關部門提交各項章程、成員名單、出資清單等。如果要想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需對各項約束性法律法規進行深入分析。
農機專業合作社受其經營產業、生存環境和成員素質等因素的影響,面臨諸多風險的襲擾,其中的主要風險有:制度風險、道德風險、法律風險、財務風險等。
(1)制度風險。目前從部分地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運行現狀來看,合作社內部組織結構有待完善,組織內部擬定的各項制度實踐價值較低,大多都是照搬照抄已有的成功案例。組織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產權主體不明確,各個部門工作職責模糊不清,比如理事會與監事會職責難以明確,多項事務都是由決策人員一人做主,這樣將導致內部組織民主管理與監督難以實施。
(2)道德風險。當前有部分農機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各項材料資料管理不合理,沒有做好文檔錄入管理工作。組織實際出資資產不實,各項活動缺乏穩定的辦公場所。有部分農機專業合作社起初成立發展的目標不明確,在一段時間發展過程中僅僅是在獲取國家政策補貼基礎上,獲取項目補貼資金等。
(3)法律風險。A、農機合作社地設立和治理中的風險,如成員資格審核不嚴和章程制定不完善引發的風險、農機合作社解散和清算的風險等。B、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投、融資方面的風險。
(4)財務風險。從目前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員組成結構來看,成員主體大多數都是農民。但是由于農民自身文化素質受限,缺乏良好的法律意識,在籌集資金過程中財務風險突出。
(5)加強成本管理。目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機作業成本包含六個項目:油料費、維修費、勞動報酬費、折舊費、大修理提存費、管理費。努力降低農機作業成本,是農機合作社經營管理的重要任務,是鞏固和發展農機化事業的重要條件。要降低作業成本,就既要抓增加作業量又要抓降低費用兩方面去尋求途徑,其具體措施是:
①提高拖拉機“三率”,增加作業量。全面提升拖拉機完整性、出勤率、運行班次效率等,優化農機具應用質量。滿足“三率”要求就是,相關人員要規范機具操作流程,結合實際應用情況定期對其進行維修養護,使得機具能始終保持穩定的運行狀態。
②強化油料監督,對油料消耗進行控制。目前可以結合油料實際消耗情況進行廢油回收與管理制度,降低油料大量損耗,正確制訂油料消耗定額,按作業任務限額發油。
③減低維修保養成本。相關人員要結合機具一段時間應用量與運行性能情況,采取合理的維修保養措施。這樣能對機具磨損問題進行控制,全面降低機具維修次數,使得修理維護成本能得到控制。
④逐步提升勞動生產力,對人工費用成本進行控制。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強機務人員的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開展技術革新,提高機務人員的操作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