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航
(大連大學,遼寧 大連 116622)
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8)》顯示,2018年全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達1347億元,同比上升50%。蓬勃發展的跨境電商行業,面前正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人才缺口據統計已接近450萬,并以每年30%的增速擴大。
雖然跨境電商企業對于員工的學歷要求不高,從業人員以大專學歷為主體,但62%的企業仍然發現團隊人才問題是造成企業發展壓力的主要因素,并且該問題越演越烈,比往年更加突出。然而,從招聘渠道來看,與高校建立合作,接受電商專業畢業生的企業目前僅僅占比28%。對于高校來說,如何量產高水平的、滿足行業需求的跨境電商人才,成為具有現實意義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素質的角度考慮,《2018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顯示,電商人才最重要的6項素質包括:學習能力、工作執行能力、行業敏銳度與創新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責任心和敬業度、以及團隊協同合作能力。《報告》指出高校電商人才培養需要改進的前五項內容包括:加強實操性教學;加強與企業對接需求;加強職業素養教育;更新專業理論教學;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同時,從能力的角度考慮,根據《中國跨境電商人才標準》,跨境電商人才應當具備以下能力:要求熟悉外貿規則及平臺運營,熟知國際貿易規則及管理,了解報關、單證、海外倉儲物流等國際貿易知識,并具備國際交易平臺運營能力;外語能力;計算機技術;實際操作能力。
可見,對于跨境電商行業渴望的人才來說,僅僅掌握國際貿易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懂得英語和計算機,并且需要高度重視實踐操作能力。
由于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屬于交叉學科,目前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并沒有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跨境電商企業在招聘人員時,多來源于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商務英語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方案的定位各有側重點,但是均無法對接跨境電商行業的人才需求。重理論、輕實踐、培養方案單一、授課內容陳舊、師資力量不理想,恰恰是當前我國高等院校在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時共同的弊病。
可喜的是,近期,根據《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教育部組織研究確定了2019年度增補9個專業,其中包含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自2020年起執行;同時,在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增補專業”中,跨境電子商務也成為增補的46個新專業之一。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在高等院校和中專的設立可以填補這項空白,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我國高校可以實現量產高水平人才,切實緩解就業市場的壓力。
鑒于跨境電商行業對人才有具體的、特定的要求,我們應當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更新理論知識,高度重視實踐,緊緊抓住時代的脈搏,培養高水平人才。由于跨境電商行業是新興行業,更新變化較快,可能會發生經濟實踐領先于理論的情形。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掌握最近的理論,又要懂得實踐中運用的操作方法,做到與時俱進。跨境電商專業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無論是本科、大專還是中專,都應當真正重視實操能力的培養,合理安排實習與實踐,對接企業要求,實現校企合作,將企業導師引入課堂,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將職業素養教育納入培養方案之中,力求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跨境電商人才,為我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