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芝
(衡南縣農業機械管理局,湖南 衡南 430422)
農業作為我國第一產業,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與民生,傳統的農業生產更加注重勞動力的投入。人力資源的大量投入,會導致農作物附加產值提升,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發展的當下,農耕地集中生產趨勢日漸顯著,這也促使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發展與進步。
積極的推進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廣泛運用,可以解放農民的雙手,在增強農業生產效率的基礎上,強化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發展,并有效提升農業生產質量。黨的十九大會議當中,習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1]。農業機械化技術作為推進農業規模化生產、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根本技術保障,能夠在新時代下優化我國第一產業生產效率,在滿足我國人們生活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展現出我國農業經久不衰的發展動力,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的進步與發展。
(1)完善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政策。想要最大程度上強化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力度,就應該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之下,完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策略。其一,積極轉變廣大農民的傳統生產觀念,讓廣大農民深入感知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優勢,感知農業機械化技術帶來的便利[2]。加大對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宣傳,制定出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策略,在一定時期內逐步完成農業機械化生產。定期開展農機具宣傳培訓,讓廣大農民了解各種農機具的使用方法,調動廣大農民使用農機具的積極性。其二,強化農機具市場監督力度。為了保障廣大農民權利,應該提高農機具的整體質量,杜絕不良商販將殘次品賣給農民。在強化農機具市場監督質量的基礎上,用事實證明農業機械化技術自身的便捷性與優勢,真切為廣大農民謀福利。其三,設置農機具租賃服務站點[3]。在村委會、鄉政府的鼓勵之下,在各個村當中設置“農機具租賃服務站點”,這樣既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服務效率,而且還能夠降低廣大農民購買農機承擔的高額費用,避免后期農機具檢修的技術性難題。在考慮農民增收的基礎上,為農民帶來最大程度便利。
(2)加大農業機械化技術人才培訓水平。具備專業農業機械化技術水平的人才,是當前阻礙農業機械化技術使用和推廣極其重要的因素。為了加大農業機械化技術人才培養力度,應該從以下幾個層次入手。其一,加大對農民農業機械化技術培訓力度[4]。強化對青年人才、返鄉農民工、返鄉大學生們培訓,不僅可以留住青年人才、為農業生產提供強大的現代化人才保障,而且有效解決了農村農業機械化技術人才缺失的現象。其二,提升農機站人才的薪資待遇,真正實現留住人才,通過薪資補貼的形式,在留住專業農業機械化技術人才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專業化人才融入到農業發展、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當中,增強農業生產農業機械化技術操作水平。
(1)建立健全農機維修管理機制。農機維修一直是阻礙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主要問題,為了保障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幫助廣大農民謀求福利,政府部門應正確看待農機維修問題,并健全農機維修管理機制[5]。其一,在每個鄉鎮都設置專門的“農機維修站點”,以點帶面的設置專門維修機構,即使廣大農民們遇到農機故障,也能夠及時的解決問題,避免影響生產。其二,將基本的農機維修知識向廣大農民進行培訓,定期開展農機維修知識學習班,這樣在生產過程中,農機具遇到小故障農民們便可進行自主維修。切實在幫助廣大農民了解機械內部結構知識的基礎上,強化農機使用效率。將農機維修培訓和農機站點維修的權責進行落實,確保農民農機維修知識培訓的技術性與實際效率。針對農機電站點維修亂要價、行私現象進行監督,確保每一個農民開展農機維修的公平性,維護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
(2)強化農機維修檢查管理力度。為保障每個農機維修站點的實際服務效率,應該嚴格開展農機維修監督管理工作。客觀來說,在開展農機維修工作當中會遇到各種問題,直接影響著農機維修工作質量,所以農機維修監督管理工作必不可少。其一,針對農機維修工作人員資質進行監管。堅持持證上崗工作機制,嚴格檢查農機維修人員專業資格,并開展崗前專業技術審查工作,切實保障農機維修質量。其二,制定出完善的農機維修站點維修工作機制[6]。將農機維修權責落實到各個農機維修小組、個人身上,切實強化農機維修工作的權責,保障每個農機維修人員對自身的工作認真負責,并且在規定的日期內保障農機維修完畢,杜絕耽誤農業生產的現象發生。其三,嚴格把控農機維修標準。在保障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基礎上,避免因為維修質量所造成的糾紛。應該在農機維修工作當中完善維修質量標準。制定出農機維修規范流程、杜絕因為操作失誤導致的農機維修質量問題,強化農機維修質量,為農民謀求福利,促進農業生產效率。
(3)健全農機維修站點硬件設備。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確保農機維修質量,應該不斷強化農機維修工作的硬件基礎保障,不斷完善農機維修站點的硬件維修設備,將專業的故障檢測設備引入到農機維修站點當中,在硬件支持下,提高農機維修質量。為了解決農機維修站點硬件設備資金不足的現象,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機維修站點的資金扶持力度,通過財政補貼、優惠政策的手段,幫助農機維修站點完善硬件設備。此外,針對高昂價格的高尖端精細化農機維修設備,可以實施共享機制,切實在保障實用需求的基礎上,實現農機維修經濟效益最大化。
總而言之,農機維修及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已經成為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根本手段。在實際開展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在完善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政策的基礎上,加大農業機械化技術人才培訓水平。為了有效解決農機維修問題,政府應該積極發揮出引導作用,建立健全農機維修管理機制并強化農機維修檢查管理力度,健全農機維修站點硬件設備,在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礎上,提升我國農業的生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