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彥,劉 濤,姜子欣,俞晨嫣,劉煒志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 南昌330013)
“互聯網+”能夠優化互聯網對于生產要素配置的作用,將經濟社會各領域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借助互聯網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自“互聯網+”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方向以來,互聯網向包括公共服務領域在內的各個領域進行滲透,通過發揮互聯網在相關方面的優勢實現公共服務的提質增效,打造以服務人民為宗旨,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為導向的公共服務發展模式,真正將互聯網與公共服務進行深度融合,提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完備性,讓群眾真正地對國家提供的公共服務感到滿意。
(1)發展現狀。“互聯網+醫療”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于醫療服務領域,借助以互聯網為載體的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傳統醫療行業進行交流融合并且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創新。互聯網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醫療大數據的應用、遠程診療、在線預約掛號等?;ヂ摼W醫療使得醫生能夠不受時空的阻礙,對病患進行醫療咨詢、診斷、治療、監護、會診以及教育等相關衛生服務活動?;ヂ摼W醫療這一模式的形成更好地緩解了人民看病難的問題。
(2)帶來的積極影響。促進信息流通,推動行業融合。將互聯網與醫療結合起來,充分地運用了互聯網的優勢,通過互聯網在信息存儲與信息傳輸方面的便捷功能打破了傳統醫療行業信息不能融合的問題,能夠促進行業之間信息的交流與溝通。由于互聯網的作用,各醫療機構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的融合,打破了行業傳統的封閉性與孤立性,讓人們能夠充分地享受到醫療資源帶來的便利,提升行業的服務質量。
(3)減少就醫流程的繁瑣,提升就醫體驗?;ヂ摼W醫療通過移動網絡讓醫生和病人實現隨時隨地的互聯互通,優化了病人的就診流程。在線預約功能讓病人避免了在醫院長時間的排隊帶來的時間的浪費,遠程醫療讓病人能夠不需要花費前往醫院的時間和金錢就能夠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另外,病患能夠及時查詢到自己的病情信息,得到醫生的診療意見與建議,及時做出下一步的治療決定或實現自我機體調控與管理,有效地利用現有的醫療資源,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4)平等享受優質醫療資源。由于地域發展的限制,偏遠貧困地區的人民往往難以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為了治療罕見病必須前往高端醫療資源集中的大城市,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有效地改善了這個問題。
(1)醫療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過程復雜。醫療大數據來源廣泛、類型多樣,數據處理層面的技術性問題難以被突破,使得醫療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成為一個異常艱難的過程。
(2)醫療大數據安全性受到威脅。大數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由于大數據的存儲和分析過程對于互聯網的要求較高,而互聯網的局限性又使得擁有相關技術的犯罪分子更容易獲得隱私信息,使得數據安全和各類隱私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在信息化的時代,病人的隱私數據更需要受到保護,使得醫療領域對于數據安全性的提升有著迫切的需求。
(3)行業監管與相關法規缺失。目前的法律法規對于在線醫療的相關規定較為寬松,對于醫患責任的劃分沒有明確的界限,也并未對相關情況的發生提供比較完善的司法解釋。在監管方面,衛生局等相關監管機構對于遠程診療的行業監管也較寬松,并且由于沒有完善的相關法規的約束,行業制度也較為缺失。
(4)在線診療缺乏統一標準。由于當前市場上的移動診療類APP沒有對運用統一的醫療數據標準形成規范,導致收集的醫療數據難以反映使用者真實的健康狀況,醫生難以單純地依靠這些收集上來的數據做出相關的判斷。因此,在移動醫療系統中需要建立有效的上行反饋方式和及時的信息通道行業診療標準亟待完善。
(5)信息共享困難。由于病人的隱私需要得到保護,醫院的醫療數據只能被封存起來,難以做到信息的開放和共享。如果醫療領域的信息共享能取得進展,人們很有可能發現更具普遍意義的治療方案。部分醫院實行純電子病歷管理,但電子病歷依然只局限于在該醫院系統內部保存,患者轉換醫院時,新醫院往往只能聽取病人口述,數據利用困難,導致在線醫療領域出現“信息孤島”,給病人增加不必要的重復檢查,制約了在線醫療行業的發展。
(1)提高大數據技術水平。近年來逐漸興起的大數據技術是決定互聯網醫療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其中包含的數據采集、數據聯通、數據計算和分析等多個方面對于醫療大數據的專業化處理具有明顯優勢。提高與大數據有關的技術水平是時代發展的趨勢,通過大數據分析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醫療方案能夠促進互聯網醫療的發展。
(2)加強隱私信息保護。只有通過增強信息保護的力度,增加技術研究投入力度,提升信息保護的水平,加強醫療衛生信息安全監測設備建設,才能解決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安全受到的嚴重威脅這一問題。隨著網絡空間的快速開發和利用,現有的網絡安全監測設備和軟件已遠遠跟不上網絡醫療的活躍程度和發展形勢。國家層面應重視相關人才的培養,充分提高醫療衛生信息安全監測能力。
(3)加強相關機構的監督與管理。完善網絡醫療監管機構設置是互聯網信息時代下加強信息安全機制建設的重要途徑。衛計行政部門可參照公安部門建立相關醫療信息安全科,加強對網絡醫療的形勢判斷和監督管理,引導和規范醫療機構的網絡行為。同時加快網絡醫療監管隊伍建設,針對監管方式及監管力度沒有緊跟“互聯網+”這個時代潮流的問題,應加快互聯網技術人員和醫療監管人員復合型人才隊伍的建設步伐。
(4)出臺政策法規,制定行業標準。在國家層面,有關部門應針對目前在互聯網醫療行業中已經暴露出的相關問題制定具有約束性的法律法規,同時對行業的未來發展形勢做出研判,出臺配套政策以避免一些可預見性問題的發生。通過完善相關法規及行業標準明確醫患雙方及第三方責任的劃分,為保護患者的隱私信息提供法律依據,促進在線醫療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5)提升信息共享程度。各醫療機構建立數據庫,將患者的數據信息上傳至共享數據庫中,讓醫生能夠知悉患者的病史及相關數據信息,促進醫療機構之間、醫患之間的醫療信息對接,逐步縮減“信息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