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華 翁斯柳 葉明云
摘要:標準化是提升公共體育服務資源配置效率,改善服務供給質量,推進服務實現均等化的重要手段。論文立足于福建省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與標準化建設現狀,分別從政策、組織、企業參與標準化活動等方面加以分析。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從頂層設計、組織建設、體育服務標準研制、標準化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議。
關鍵詞:福建 公共體育服務 標準化
1 引言
體育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物質生活被不斷滿足時,人民群眾對“文體有獲”的發展需求日益強烈。近年來,公共體育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體育場館、健身步道、體育公園等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力度增長速度達94.7%[1]。但總體上,仍存在著城鄉間公共體育資源分配不均、體育場所與產品有效供給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無統一標準等突出問題。為解決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端問題,實現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就要深入推進標準化建設,規范體育服務流程與質量,確保全民共享優質的公共體育服務。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印發了《體育標準化管理辦法》與《體育標準制修訂工作實施細則》,標志著我國體育服務標準化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 文獻綜述
標準化是提高供給效率與服務質量的有效手段,解決體育發展滯后的關鍵在于保證其公共服務更加標準化[2]。顧興全比較分析了我國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相關標準,提出了以需求為導向的城市公共體育設施供給標準化原則與基本方法[3]。郭曼、徐鳳琴從政策、法制、組織、信息、人才五大保障機制著手,提出健全我國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對策建議[4]。沈慧以“江城健身e家”為例,分析了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實踐效果與存在的問題[5]。王學彬、鄭家鯤分析總結了我國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的內涵、背景、動因及標準化實踐,指出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存在的困境與發展策略[6]。從文獻來看,以單個省份為視角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將以福建省為研究對象,分析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與標準化現狀,為完善福建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構建系統科學的標準體系提供參考。
3 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動因
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是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有效路徑。標準是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而來的,它為群眾提供了一個參與公共體育服務建設的協商平臺。推進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既能精準了解公眾的體育服務需求,也能確保在政府的財政能力范圍內科學地設定標準化目標,提高公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
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是建設廉價高效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抓手。首先,通過標準化規范公共體育服務流程,把最佳運作模式用標準文本固化下來,便于在不同服務主體間推廣復制最佳服務流程,提升服務運作的效能。其次,通過標準化理順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避免缺位、交叉的產生。
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是實現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目標的必然選擇。尊重區域特征,以滿足群眾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為目的,通過明確體育設施、活動、組織等服務的最低標準,在區域內統一強制推行,保障居民均享有一定標準之上、相對均等的公共體育服務。
4 福建省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現狀
4.1 擴大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范圍,引導社會組織分擔事務,提高服務供給效率。一方面,轉變政府職能,實施政府購買體育服務。在2017年發布的《福建省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中,公共體育共涉及宣傳與推廣服務、體育活動組織與承辦服務、體育培訓、健身指導、體育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組織與承辦服務、公共體育場所運營與管理服務等9項內容。一方面,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分擔的合作關系,將一部分適合由體育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其承擔。
4.2 體育社會組織較為發達,社會體育指導員助力群眾科學健身。截至2018年6月,福建省共有省級單項體育協會58個,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97個,體育基金會2個,全省鄉鎮街道以上各類體育社會組織達到近3000個,推動了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2016年以來,福建省體育局積極開展體育指導員培訓,日前共有注冊體育社會指導員7.4 萬人,每萬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8.9人,但基層一線服務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比例偏低。
4.3 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賽事,興建公共體育基礎設施。福建省群眾體育賽事以全民健身運動會、陽光體育競賽活動為主,發展特色生態和海洋(水上)運動項目,統籌開展覆蓋婦女、青少年、老年人、少數民族等各類人群的體育活動。以政府財政撥款、單位自籌、社會捐贈等形式投資擴充公共體育場地設施供給,建成社區多功能運動場、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城市社區室內健身房等體育場所,2017年福建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9平方米。
4.4 加快國民體質監測站點建設,打造精準“運動處方”。福建省體育局在福州、廈門、三明建成全國國民體質監測站點,各設區市也建有市級監測點,但監測站點覆蓋率仍較低,設備陳舊、閑置率高等問題突出。2017年以來,福建省體育局依托《福建省中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共補助了53個中型場館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工作。
4.5 加強“智慧型”體育服務網絡平臺建設,升級改造宣傳平臺。在省級層面,充分利用手機APP客戶端、微信訂閱號等新媒體,推進“互聯網+體育服務”。在地市級層面,廈門啟動“智慧體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平臺以公眾號、門戶網站、APP的形式呈現,方便群眾共享健身資源、科學指導、賽事活動等信息資源與服務。
5 福建省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現狀
5.1 相關政策激勵
201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體育產業發展 促進體育消費十條措施的通知》(閩政〔2015〕40 號),提出“鼓勵體育龍頭企業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對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體育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不高于50萬元、30萬元和20萬元的補助,所需資金從省質監局標準化專項資金中安排”,極大地鼓舞了體育企業參與標準制定的積極性。
5.2 福建省企業參與標準化活動情況
5.2.1 加入國家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與體育服務直接相關的全國性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體育用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 291)、體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 456)及其分技術委員會(TC 291/SC1、TC 456/SC1)。而福建省尚未成立獨立的省級體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要是由省體育局體育產業處負責承擔推動體育標準化建設的具體工作。但福建省有多家企業自發地積極參與到國家級體育標委會工作中。2008年9月18日,全國體育用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運動服裝分會成立大會在福建省晉江市召開,福建安踏(中國)有限公司被選為第一屆副主任委員單位。截至2019年底,福建省共有13家單位成為國家級體育標委會的委員單位,其中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加入了TC 291、TC 456、TC 291/SC1等3家國家級體育標委會組織,舒華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TC 291和TC 456的成員單位。總體來看,參加全國體育用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其分技術委員會的成員單位占比更多,符合福建省體育用品制造業大省的省情。
5.2.2 參與標準制修訂
截至2019年4月,福建省主導并制定的地方體育標準共3項,企業參與制定的國家標準有20項、行業標準5項。這些標準中尤以體育運動服飾類標準數量居多,而與公共體育服務直接相關的標準有11項。其中,舒華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僅在2017年就參與研制了8項國家標準,如GB/T 34280—2017《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管理服務要求》、GB/T 34281—2017《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分類配置要求》、GB/T 34284—2017《公共體育設施 室外健身設施應用場所安全要求》等。舒華體育股份有限公司所參與制定的國家標準主要是以體育場地設施為對象,為規范體育設施建設、服務與管理標準增添助力。
5.2.3 標準化試點工作
為解決標齡老化、企業參與標準化活動意識和能力不強等問題,2007年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在全省部分重點企業開展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在福建省選擇一批重點企業開展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試點工作,這是福建省全面推進標準戰略實施的具體舉措,福建匹克集團有限公司、福建鴻星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福建省東山縣輝永泰體育用品實業有限公司相繼被選為試點企業。從試點成果來看,匹克集團分別于2007年、2008年加入體育用品標委會(TC 291)與體育用品標委會運動服裝分技術委員會(TC 291/SC1),福建省東山縣輝永泰體育用品實業有限公司參與GB/T 23268.1—2009《運動保護裝備要求 第1部分:登山動力繩》的研制工作,這些企業較好地踐行了試點任務,提升了本企業產品質量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此外,福建省東山縣輝永泰體育用品實業有限公司、野力體育(中國)有限公司也參與了福建省“標準化良好行為”試點項目,在加強企業標準化管理、提升企業技術標準水平、建立和完善企業標準體系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6 福建省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困境與對策
6.1 福建省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工作急需加強頂層設計,科學把握工作脈絡與重點。福建省尚無建立一套科學適用、覆蓋面廣的體育標準體系建設規劃。企業參與標準化活動的特征性強,但無序性同樣明顯,企業較多出于搶占行業領先的目的而自發地參與體育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地方政府在其中所起的引導作用比較有限。這就會導致地方標準研制工作不受重視、標準范圍狹窄、不能適應地方體育行業的發展,體育服務供給端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因此,福建省應在國家體育總局所制定的 《體育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2020年)》基礎上,結合福建省情,探索編制一份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規劃或指南,明確福建省在今后一段時間的體育標準研制重點,充分發揮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優勢,為福建省公共體育事業發展助力。
6.2 福建省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工作還存在重產品、輕服務的現象。福建省是全國知名的體育用品制造業基地,參與了多項該領域的標準研制工作,具有較強的話語權。在產業優勢明顯的情形下,體育產業的其他方面,比如體育場地和設施管理、群眾體育活動等方面的弱勢就凸顯出來。尤其在公共體育服務方面存在大量空白,現行的標準難以支撐福建省公共體育事業的發展,公共體育設施利用率低、服務效率差、群眾滿意率低等現象十分普遍。當前,公共體育服務已成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福建省應在守住體育用品制造優勢的基礎上,查補短板,積極定標對標,加強公共體育服務標準研制工作。
6.3 體育標準化工作機制不健全、標準化人才支撐薄弱等問題也同樣存在。近幾年,浙江、北京、山東等地已相繼成立地方性體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而福建省在組織建設方面尚處落后。建議福建省成立專門的省級體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福建省體育局體育產業處管轄下負責承擔推動體育標準化建設的具體工作。通過省級體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這個平臺,攬收福建省內外優秀的體育服務領域、標準化領域的專家。梳理體育標委會工作章程,加快體育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強體育標準化理論科研研究,開展體育標準研制、試點建設、科研成果轉化等實踐工作。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 國家體育總局.2017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
與增加值數據公告[EB/OL].(2019-1-8)[2019-11-
26]http://www.gov.cn/xinwen/2019-01/09/content_
5356052.htm.
[2] 許長鳴,何勁鵬.農村體育發展及公共服務標準化探究:評
《城鎮化進程中我國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發展模式研究》[J].
中國教育學刊,2019(1): 144.
[3] 顧興全.城市基本公共體育服務設施供給標準化研究[J].北
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41(3): 33-39.
[4] 郭曼,徐鳳琴.我國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的保障機制[J].
體育學刊,2017,24(4): 36-39.
[5] 沈慧.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與標準化研究:以武漢市“江
城健身e家”為例[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6.
[6] 王學彬,鄭家鯤.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內容、困境
與策略[J].體育科學,2015,35(9):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