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鳳平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比較復雜的工程,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時一定要突出重點。堅持鄉村優先和創新發展,完善城鄉融合發展制度和政策,在城鄉融合中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策略;價值意蘊;政策取向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4-0026-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0? ? ? ?文獻標志碼:A
鄉村振興的重點是農業興旺,關鍵是生態宜居,前提是實現脫貧。調查發現,發展農業產業可以確保農業得到發展,而鄉村振興的出路是要確保產業興旺。因此,鄉村振興一定要有產業支持。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價值意蘊和政策取向進行研究,具有指導意義。
1 ?開展鄉村振興戰略是現階段的需求
1.1 ?滿足社會矛盾歷史性改變的需求
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內容,還有生態的內容。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不僅需要確保食物安全和質量,還需要有好的環境。只有在好的環境下,才可以制作出健康的產品,因此要優化生態環境。當前,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農村。要適應現階段的改變,發揮出農村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可以讓農業得到有效發展[1]。
1.2 ?滿足城鄉革命性發展的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城鄉之間關系的了解也在不斷深化。要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將農業支撐城市改變成為城鄉相互支撐,讓城鄉關系得到飛躍發展。城鄉統籌轉變成為城鄉融合,屬于城鄉關系的第二次發展。城鄉統籌比較重視政府調控方式的統籌作用。城鄉融合是重視市場在資源中的作用,激發農村農業自主發展,從而提升農業質量,使鄉村得到發展。要深化對城鄉關系的了解,對農村發展進行全方面設計,從以往單一的發展轉變成農村現代化發展[2]。
2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內容
2.1 ?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現代化農業體系是現代經濟體系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鄉村振興的首要內容。要提升農業價值鏈,促進農業得到創新和發展。對農業產品進行加工,建立完整的鄉村產業,有效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提升鄉村農業產業鏈的效益。同時,還要開拓農業功能,有效發揮出農業價值,促進生態農業發展,將農業和旅游、養老結合到一起[3]。
2.2 ?建立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是鄉村振興中的主要內容,主要從3方面的內容來進行建立。第一,確保糧食和農產品供應鏈建設,使鄉村農產品供應得到完善。第二,完善鄉村種植結構,生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使農業更加具有特色。豐富農產品數量,確保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能夠滿足人們和市場的需求。第三,提倡綠色生產,保證農產品安全,提升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業發展[4]。
2.3 ?建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的建立可以讓農業得到發展,還可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因此,一定要建立全新的農業經營體系,促進農業規模擴大。要支持種植、農場、合作社等發展,采取土地轉換、合作等方法進行引導。要對農民進行培養,引進專業人員和農業專業學生等,讓農民團隊變得更加有文化、有技術。
3 ?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取向
3.1 ?開展融合發展,建設城市鄉村文明
第一,實現農村和農業融合。把農村和農業看作一個整體,促進農村經濟、政治、文明等方面的發展,合理解決農村出現的問題,使農村農業獲得更好發展。第二,實現農村產業融合。農業產業的融合要以政策、技術、創新作為融合動力,以城市化作為依托。農業和相關產業進行融合,形成一些完整的產業鏈,使城鄉獲得更好的發展。第三,深化城市和鄉村融合。經過資源融合,提升農村特色,確保城市和鄉村協調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提升農村現代化發展步伐[5-7]。
3.2 ?促進綠色發展,改變農村發展模式
第一,完善農村生產布局。在缺乏資源、生產環境差的地區,盡快進行休耕輪作,避免出現低效、有害產能,使水資源和土地可以和農業生產相互協調。第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進行農業生產時,一定要節約和保護自然環境,建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農業生產模式。第三,建立鄉村綠色發展體系。促進鄉村綠色發展,重點解決農業污染等環境問題,讓農業可以有效生產,使鄉村環境變得更美。
3.3 ?創新發展,全方面對鄉村進行改革
要全方面對鄉村進行改革,應從3方面進行分析。第一,促進科技創新。要重視信息化改革,讓農村農業可以科學發展。要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使科技得到全面改革。建立農村科技平臺,促進農業科技化發展。第二,要對發展方式進行創新。堅持鄉村創新發展,開展一些新的發展模式。第三,完善城市和鄉村融合發展體系。促進農村全方面改革,建立完整的城市和鄉村的生產市場。對農村土地進行深化改革,對相關承包制度進行優化,對農村產權制度進行完善,從而有效提升農村經濟,擴大農業規模,使農村農業穩定發展[8-10]。
4 ?結束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以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解決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一定要全方位分析這一戰略的價值意蘊和政策取向,合理實施,促進城市和鄉村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明星.鄉村振興戰略的價值意蘊與政策取向[J].城鄉建設,2017(23):50-52.
[2]曲延春,王海鑌.鄉村振興戰略:價值意蘊、當前困局及突破路徑[J].江淮論壇,2018(5):35-40.
[3]關浩杰.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思路與政策取向[J].農業經濟,2018(10):5-7.
[4]方玉清.美好生活視閾下鄉村振興的價值意蘊[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8(8):41-42.
[5]王國華,朱代瓊.鄉村振興戰略政策形成的影響要素及其耦合邏輯——基于多源流理論分析[J].管理學刊,
2018(6):1-9.
[6]邱小紅.探析以國土政策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以四川省巴中市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8(29):212-214.
[7]宋偉偉,李明.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基點淺析我國三農政策[J].山西農經,2018(21):6.
[8]周振,盧洋嘯.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現狀、難點與政策建議——基于五省九縣的調研[J].中國經貿導刊,
2018(36):53-56.
[9]梁麗麗,楊文武.促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政策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3):102-104.
[10]李萍.促進廣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財政政策探討[J].財政監督,2018(24):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