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經濟的大幅度提升,對于羊及羊肉產品的需求量逐漸增加,隨著養羊業經濟的持續增長,相應的疾病也開始應運而生。羊布氏桿菌病是由布魯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熱性傳染病,病程持續時間較長,臨床特征表現為關節炎、流產、腱鞘炎和睪丸炎。羊群受到感染后,養殖人員、獸醫等與病羊進行接觸的人員,如果沒有做好預防措施,就會出現與病羊相似的臨床反應,該病對人群的感染力極強,會嚴重損害者人的生殖器官,因此,該病不論對養羊業經濟還是人的生命健康都起著極大的威脅,因此加強對該病的防控具有深遠的影響。
母羊和成年羊是羊群中的易感群體,病羊是主要的傳染源,該病菌主要存在于流產胎兒、羊水、流產母羊的分泌物及公羊的精液中,經多次接觸流產排出物或交配等途徑進行傳播。健康的羊如果進食了被病羊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水源、飼草、飼料等,就會使病原體進入消化系統從而引發傳染病的產生。同時,健康的羊吸入帶菌的空氣會經由呼吸系統進行傳播。健康羊的表皮存在傷口時感染病羊的排泄物及新陳代謝的皮屑,會經由黏膜進行傳播。
羊布氏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種高熱性傳染病,是我國重點防控的對象。健康羊群患病之后,抵抗力會下降,生殖能力降低,存活時間減少,體質瘦弱,加重了飼養成本,給養殖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威脅著健康人群的生命安全,因此,實施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夠促進養羊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1.加強防疫檢疫工作。養殖戶要對羊群做好定期的檢查和診斷工作,對于出現羊布氏桿菌病引發母羊流產的現象,要對母羊進行隔離,對養殖環境、投喂的器皿等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并對受到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病菌的病羊進行撲殺并進行無公害處理,同時對病羊及呈現陽性羊的胎兒、排泄物、乳液進行深埋等無公害處理,并對其他的健康羊群注射布氏桿菌羊型5號弱毒疫苗,從而保障羊群的健康。
2.發揮組織領導力,強化對羊布氏桿菌病危害的認識。各級管理防控部門應該加強對羊布氏桿菌病的認識,將羊布氏桿菌病的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并具體落實防控工作的資金扶持力度。各級動物防疫檢疫部門應該將人畜共患的疾病放在重要位置,并按照嚴格的規定來具體實施各項防控工作;加強防疫檢疫工作的執行力度,并制定相應的應急策略,使防疫檢疫部門能夠充分意識到羊布氏桿菌病的危害性。同時,相關的各級政府及動物管理部門應該強化養殖人員的安全意識,應該積極走訪農村各個養羊行業人員,并積極開展相應的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訓,強化養殖人員對羊布氏桿菌病的防控意識,預防疾病對養殖業經濟的損失。各級政府及管理部門應該增設相關的專業人員,壯大隊伍建設,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強大的驅動力。
3.加強檢疫監管工作。對于沒有發生羊布氏桿菌病情的地區,從外來地區引入羊群時,要對羊群進行全面的監察,并隔離飼養觀察,在確保無任何病情反應的情況下可與健康羊群進行混養,以確保病羊對健康羊群沒有危害。對于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要有針對性的對羊群進行定期的疫苗防控,加強羊群的抵抗力。在控制區和疫情區,實行撲殺和防控相結合的防治措施,來有效的控制疫情的傳播。在健康羊群的非孕期,采取氣霧方法或注射方法進行接種,每年一次,要持續3~4年,來有效的控制羊布氏桿菌病的發生。
綜上所述,羊布氏桿菌病阻礙著養羊業經濟的發展,并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因此,對羊布氏桿菌病的流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做好對羊群的防疫檢疫工作,做好定期的消毒處理工作,提升組織領導力,強化工作人員對羊布氏桿菌病的認識,推進對羊布氏桿菌病的宣傳及推廣,加強人們的防控意識,深化檢疫監管工作,有針對性的實施有效的防控策略,從而有效預防羊布氏桿菌病對養羊業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