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國泰/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羊是畜牧業養殖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當前常見的肉類產品之一。羊的防疫及保健工作,直接關系到羊產品的安全性,關系到羊育肥的效果,有助于排查常見的各類疾病,也是確保養殖效益的重要環節及手段。本文就羊防疫保健中的要點進行分析,以供羊養殖戶參考。
1.環境消毒。在羊養殖的過程中,羊場的消毒及衛生是羊防疫的第一步。在開始養殖之前,應當對養殖場進行清理,對圈舍及周邊的環境進行消毒處理,提前設置好糞便排除渠道。在養殖開始之后,應當結合場地的衛生情況,確定環境清潔周期,定期將羊群趕出圈舍,及時進行場地內部的污物清除,采用過氧乙酸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或百毒殺溶液進行噴霧消毒。對羊舍等密閉環境進行除濕及通風,在通風時長大于5h之后,方可根據空氣情況放羊入圈。對于氣候條件較差的秋冬季節,在進行消毒時可以選擇火焰消毒等方法,避免由于噴霧消毒所造成的潮濕或結冰問題,影響羊舍的溫度,造成其他類型的病害問題。
2.飼養制度及飼養密度。羊屬于群居動物,在養殖中應當采用批量采購、養殖和出售的方法,避免在養殖的過程中購入新羊,減少疾病出現的可能,提升飼養管理的科學性。此外,在進行采購時,應當對進場的每只羊進行體檢,確保羊群的安全,降低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生成的風險。為了保障每只羊都能夠有相對適宜的生存空間,應當結合羊舍大小控制采購數量,確保每只羊都能夠有適宜的活動面積及相應的食槽。
3.牲畜購入。由于羊的購買屬于活體交易,在進行買賣時,應選擇手續齊全的當地市場進行采購。在采購時,應當對羊的免疫情況進行檢查,優先選擇本地的優質品種進行飼養,避免盲目購入價格低廉、缺乏免疫保障的羊群。應當親自到養殖場所進行羊的品質考察,在進行多家對比的前提條件下,做好市場調研工作,保障牲畜購入質量。
4.隔離觀察。在買入相應數量的羊后,應當先進行單獨圈養及喂養,在觀察其健康及安全狀況14~30d后,確認健康方能混入羊群進行飼養。在隔離觀察的過程中,應當安排專業的獸醫對本批次購入的羊進行逐個檢查及重點觀察,結合羊在階段時間內的表現情況以及體檢結果,對羊的健康狀態進行判斷,提前排查常見的病害問題,及時發現并隔離病羊,避免病害問題的散播及傳染。
5.免疫注射。在隔離觀察完成之后,應當結合免疫年齡及周期對羊群進行免疫注射。免疫注射主要是針對不同季節、年齡的常見病,以及致死率較高的惡性病及傳染病進行預防,避免諸如羊快疫、藍舌病等類型的惡性疾病影響羊群的生命健康。在進行疫苗注射時應當確保不同類型的疫苗之間間隔半個月左右的周期,提升免疫注射效果。
6.驅蟲。除了進行疫苗的注射之外,還應對羊群進行驅蟲處理。應結合驅蟲周期,選擇能夠有效去除內外寄生蟲的安全藥物,通常分2次進行投藥,投藥時間間隔應在7~10d左右,能夠實現較佳的驅蟲效果。
1.隔離觀察期飼喂。在進行羊的隔離觀察時,所喂食的飼料應當以干草為主,可以適當添加容易消化的糧食,避免喂得過飽或添加精料影響對其糞便或其他狀態的有效觀察及判斷。本階段的喂養應保障每天所需的干凈水,以及大約七分飽的飼料量,保障羊在本階段的生命健康,減少不必要的干擾因素。
2.圈舍環境。飼養時應保障活動場所的干凈整潔、干濕適宜、溫度適中,對于周邊環境相對混亂的養殖場所,應進行適當的降噪處理,避免羊群受到驚嚇。
3.飼養管理。飼養應保證定時、定量、定質。采取科學的喂養方式,每天2次進行投喂,確定好投喂的時間,培養飲食習慣。飼料的選擇應當結合不同年齡、品種及狀態的羊進行選擇,確保羊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且不至于營養過剩導致肥胖或疾病。
4.添加劑控制。每日提供的飼料中可以結合具體的需求,選擇適宜的添加劑,保障健康生長所需的各類微量元素。特別是對于缺乏青草飼料的季節里,應當在精料當中適度添加益生素、維生素、礦物質等,確保羊的消化及成長。
綜上所述,羊的防疫及保健工作是飼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應當準確把握其中的重點及難點,確保養殖過程的安全可靠,為實現更高的養殖效益及經濟效益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