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荷英/云南省云龍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從源頭上做好生豬屠宰檢疫是有效保障動物食品安全重要措施。目前,基層的生豬檢疫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監督機制不夠完善、檢測設備落后等,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生豬屠宰檢疫經費不足,導致檢疫工作處于被動狀態。生豬屠宰檢疫經費的減少直接造成工作被動,如國家取消了檢疫收費,而檢疫支出的經費又沒有追加。其次,基層檢疫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多年未參加過培訓,生豬屠宰檢驗檢疫水平有待提高,從農業部到縣鄉,缺少培訓經費,加強培訓、學習新知識、提高業務技能,可以及時有效的解決檢疫出現的問題。動物食品等衛生部門,缺乏完善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各部門協調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導致部分生豬屠宰檢疫的調運脫離監控之下,無法保障檢疫工作質量。
2.業務知識無更新,生豬屠宰檢疫工作不規范。在生豬屠宰檢疫的過程當中,生豬屠宰檢疫人員不固定,無年輕技術人員的加入,檢疫人員知識不更新,常常按照老的規章制度以及檢疫標準來開展檢疫工作,尤其是基層檢疫機構,所采用的依然是落后的檢疫手段。在生豬屠宰的過程當中,衛生處理的標準不統一,屠宰場配備檢疫設施簡陋,尤其是對于病死豬,沒有制定完善的無害化處理準則,有的甚至于沒有焚化爐,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不徹底,導致部分帶病豬病毒存在流入野外環境的安全隱患,給生豬養殖和人的健康帶來危害。
3.檢測設備簡陋。為了能夠更好的保障豬肉質量安全,借助檢測設備做好檢疫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由于缺乏先進的檢測設備,檢測設備配備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屠宰檢疫質量。部分地區依然采用傳統的體溫計、顯微鏡來展開檢疫工作,無法實現對致病菌的檢測。在臨床上,某些隱性帶菌動物在患病后并不會出現非常明顯的癥狀,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檢疫方法必然無法及時的檢測出帶菌動物,進而導致其流入到市場當中,尤其是一些人畜共患病,例如布病等,嚴重威脅著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1.建立責任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在生豬屠宰檢疫中,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義,能夠確保檢疫工作的有序進行。檢疫機構必須要充分意識到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并嚴格按照相應的檢疫制度來開展檢疫工作,并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避免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與此同時,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質、高能力的生豬屠宰檢疫隊伍,加大對檢疫隊伍的管理,確保其在檢疫過程中認真履行自身的職責,避免出現違法違紀的行為。通過有效的檢疫,最大限度的確保上市豬肉的質量。
2.建立和完善的生豬屠宰檢疫工作流程。要確保檢疫工作的規范化,首先要建立駐場檢疫站,并公示檢疫人員的工作電話、流程;要嚴格按照檢疫制度流程進行檢疫,確保操作的規范性;要定時定期的做好屠宰場的消毒工作,尤其是運輸工具。在完成屠宰檢疫之后,針對合格的生豬要出具檢疫合格證明,針對所發現的帶病豬等不合格豬,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流入市場,禁止隨意丟棄到荒野以及河流當中。
3.增加資金投入,完善檢疫設備。針對當前檢疫設備落后、不先進的問題,相關部門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完善的檢疫設施設備,并規范檢疫流程,在確保生豬屠宰檢疫效率的同時,提升檢疫質量。
4.加強生豬檢疫的領導,做好宣傳工作。當前隨著生豬發病率的不斷升高,生豬屠宰檢疫工作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各個地區檢疫部門要加大對生豬屠宰檢疫工作的宣傳力度,例如可以通過廣告、廣播、宣傳單等方式,使得廣大養殖戶以及消費者意識到檢疫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完成檢疫工作。與此同時,還可以借助微信、微信公眾號,及時公布在檢疫過程當中不合格的數量、商家,并及時進行處罰,使得消費者心中有數。除此之外,還要建立相應的舉報平臺、舉報熱線,消費者一旦發現問題豬肉,能夠及時進行舉報,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保障市場豬肉制品安全。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生豬屠宰檢疫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相關部門要足夠的重視起來,并積極的采取針對性措施,通過做好上述四個方面的工作,提升生豬屠宰檢疫水平,保障肉制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