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養殖業規模非常龐大,尤其是牛肉的生產。其中我國牛肉的飼養量位居世界前列,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在肉牛的養殖過程中出現致死率高的寄生蟲病,就會對我國的肉牛生產行業造成巨大的損害。由于牧區發展較為緩慢,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導致在當前的寄生蟲防治中主要使用的方式是“定期驅蟲”。隨著當前我國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導致在當前的寄生蟲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驅蟲,效果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需求。因此很多牧區依舊存在肉牛春天大規模死亡的現象,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對牧區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隨著我國對此有著較高的重視,牧區的寄生蟲病也在近年逐漸有了改善。
1.能夠保證社會的穩定。我國當前食物中毒很多原因都是因為寄生蟲,由于在烹調的過程中沒有達到足夠殺死寄生蟲以及其蟲卵的溫度,因此導致人們感染寄生蟲,對人們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并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在肉食方面有更大的投入,牛肉成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菜品,因此消費者對寄生蟲的問題越發重視,一旦出現寄生蟲危害,對我國畜牧業整體都會造成巨大的打擊。
由于很多寄生蟲能夠人畜共生,例如血吸蟲病,一旦處理不當就會造成感染地區大規模的經濟損失,甚至對社會的安定有一定的破壞,因此防止出現寄生蟲病能夠對社會的穩定有一定的維護作用。
2.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牛肉是我國常見的肉類食品,在我國肉類生產以及使用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并且我國當前的肉牛養殖規模非常大,一旦出現寄生蟲病就會導致大量牛肉質檢不合格。并且很多肉牛感染率非常高,一旦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事態擴大,導致牧民承受嚴重的損失,造成當地的經濟發展陷入一定的困難中。
寄生蟲顧名思義就是在生物身上寄生,以此獲得大量的營養,通過這樣的方式繁衍。但是由于寄生蟲繁衍能力較強,因此對宿主造成非常大的危害。部分寄生蟲導致宿主體內出血,甚至感染,因此每年都會有很多牲畜受到寄生蟲的影響而死亡,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除此之外,寄生蟲還能降低肉類的品質。商家在銷售牛肉的時候會通過將牛肉進行分級的方式增加其價值,一旦存在寄生蟲病就會導致牛肉不合格,從而大大降低產品的品質。其次就是很多寄生蟲病造成牛皮破損,這樣也會影響價值。
同時,患有寄生蟲病的牛一經食用會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我國人和家畜共患的寄生蟲病高達53種,因此一旦處理不當,會對人體造成非常大的損害。
寄生蟲病非常容易成為疾病傳播的工具。寄生蟲本身就是病原體,同時也能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從而讓人體能夠感染其他病毒。一旦人類感染牛肉中的病原體,就會導致免疫力大幅下降,最終造成患病事件的發生。
1.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認識。在肉牛養殖的過程中,大規模暴發寄生蟲病主要是人們的認識不到位,因此在當前肉牛養殖的過程中人們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認識,從而加強對肉牛的管理,降低寄生蟲病出現的幾率。
2.加大獸醫醫療投入。我國獸醫相對稀缺,尤其是在一些畜牧業較為發達的地區。由于此類地區往往地廣人稀,醫療條件較為落后,因此加強我國牧區的獸醫建設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的牧區發展,防止病蟲害的出現。除此之外,需要牧民準備足量的驅蟲藥,定期做好驅蟲的工作,這樣才能保證牧區肉牛養殖不會出現寄生蟲問題。
3.加強科研,增強對寄生蟲病的手段。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能有效促進當前對寄生蟲病的防治,尤其是在當前國家重點關注下,醫療的投入相較于從前有著非常大的提升。因此在當前的建設中我國已經加強了對寄生蟲病的防治手段,能夠有效促進我國寄生蟲醫療方面的提升,讓寄生蟲病能夠得到更好的控制以及解決。
綜上所述,寄生蟲病是當前我國畜牧業中危害非常大的一種病癥,只有各方面齊心協力,加強自身的認識,并且提升科技水平、醫療建設才能促進我國牧區的健康發展,從而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