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蘭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馮店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德陽 618108)
在現代產業建設中畜牧業養殖非常重要,它能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基層動物的養殖技術,提高動物的防疫監管工作,落實各個管理環節,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提高監管意識,擴大監管防疫隊伍,保證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促使畜牧業能持續健康發展。下文將對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展開詳細論述,探討創新防疫監管模式的具體策略。
基層動物防疫和監管部門都是政府執行機構之一,所招收的人員應具備公務員條件,但實際上畜牧獸醫動物防疫部門在崗人員并不都是公務員,沒有享受公務員的薪資待遇和條件,進而導致工作人員數量少,工資低,不利于防疫工作的開展。另外基層動物養殖戶并未掌握和認識到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自身認為只要按照以往的養殖經驗加強飼養管理,完成基本的消毒工作,做好相關的隔離措施動物就不會感染動物疫病,由于此落后的觀念,導致養殖戶對防疫和監管工作的重視度和配合度較差[1]。
由于政府對基層防疫結構的資金投入少,很多防疫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缺乏強有力的監管,導致部分商家開始販賣病死動物,這種違法犯罪的現象破壞市場行情,不擇手段的謀取暴力,導致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遭受極大威脅。 除此之外,部分畜牧養殖散戶自己飼養家禽,拒絕接受強制性免疫接種,這種現象不僅會造成自身經濟損失,還會對畜牧業的持續發展造成阻礙。
當前我國畜牧業的養殖方式已逐漸發展為集約化和規模化,但是仍存在部分養殖戶以散養和家庭式養殖,這種養殖方式分散,規模小,采取的飼養方式比較落后,很難開展防疫消毒工作。一些從事防疫工作的人對防疫了解不透徹,認為動物的防疫其實就是對動物打疫苗,這種錯誤的工作觀念,影響動物疫苗防疫工作的開展。一些缺乏專業防疫知識的工作者沒有意識到動物疫病預防的重要性,只是把該工作當成一種任務,缺乏責任感和嚴謹、負責的態度[2]。
基層動物養殖戶中,對于一些偏遠的不發達地區,很多年輕人在外工作,而位于基層防疫機構中的工作者基本上是一些年齡偏大的人,受教育程度低,其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弱,防疫知識傳授過程緩慢而艱難,更習慣采取固有的經驗處理基層動物防疫工作。
法律法規制度能規范人們的工作行為,調整養殖戶的飼養管理方式。基層動物防疫制度的建立,首先要考慮工作者的積極性和責任,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明確劃分職責,對于有貢獻、工作細心、負責的人給予職位晉升或福利賞賜,而對于有違法行為的人給予工作開除或罰款,充分調動人員的工作興趣,提高其職位競爭力[3]。另外法律制度還要結合動物防疫工作情況而定,嚴格規范監管部門的職責,按照一定的流程完成監督和審查,確保動物防疫工作能順利開展。
當前基層動物防疫機構的隊伍現狀是人員儲備不足,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所以為了吸引廣大人才應提高薪資待遇和福利,聯系各大高校,廣泛宣傳動物防疫工作,并與高校結合,以通俗易懂的、豐富的宣傳方式招收優秀學生參加動物防疫實踐[4]。為基層動物防疫的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學習和培訓相關法律知識和防疫知識,提高工作者的專業知識水平,并聯系獸醫共同交流、合作,保證動物的診療和防疫能更加專業化。
目前動物防疫措施有很多,在日常飼養管理中,應該高度重視春秋季的防疫工作,同時還要抓好補欄補防工作,集中掌握疫病的發生時間和預防管理措施,盡可能降低疫病的發生率。除了日常的補欄補防措施外,還要建立統一的防疫檔案,對所有家禽養殖戶進行詳細登記,對已經做過防御的動物發放免疫證明,并在動物耳朵上加掛耳標,保證每一個家禽都由充分的防疫證明。
總之,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必須從意識和行動上高度重視,不斷提高基層動物免疫管理水平,擴大防疫工作隊伍,為畜牧業的持續發展和人體健康的保障打下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