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珉
(昆山市第三動物防疫站,江蘇昆山 215200)
近年來,農業產業正在大力改善農業產業生產方式,重點推進綠色、健康畜牧業的蓬勃發展,有效利用養護與種植相融合的當時來促進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通過種養結合,將動物產生的糞便作為農作物肥料,施放在田間,植樹造林,將動物產生的污染物作為有機肥料促進農作物生長,從而實現雙贏。
如今,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重視和關注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綠色畜牧產業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發展綠色畜牧業,不僅會涉及到產業生存問題,而且還包含了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同時還包括產業結構調整,社會文明以及生產方式等一系列相關問題。
要全面考量,不僅要考慮環境承受能力,而且還要重點考慮畜牧業的發展規劃,全面推進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同時無公害處理病死畜禽。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畜禽規模養殖,制定合理、可行的養殖計劃方案。
在鄉鎮政府統一領導下,確立畜牧獸醫、環保、農業、財政等多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在畜禽養殖密集地區,養殖人員有必要采用PPP養殖分離模式,建設畜禽廢棄物專業化生產和企業化管理集中處理中心,實現社會、企業以及政府共同參與決策制定的畜禽養殖糞污利用機制;而對于那些已經形成規模的畜禽養殖企業需要施行農牧相結合的糞污利用循環機制;有畜禽糞便利用的互利運行機制和市場化管理的死畜禽無害化收集處理機制。
政府應針對畜牧業布局調整、無害化處理、有機肥還田等重要環節,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并加大廢棄物綜合利用設施資金投入;與此同時,支持有機肥、沼氣生產以及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將畜禽糞便綜合利用技術推廣監督執法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支持畜禽糞便綜合利用試點示范,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健全和完善養殖技術推廣體系。加快建設科研中心、中介組織、養殖集團等綜合技術推廣體系,為農村畜牧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使省市縣鄉上下達到協調統一;不斷創新發展科學養殖技術。切實增強與畜牧獸醫科研機構和科研院所的聯系和溝通,不斷探索和研究品種培育、環境控制、疾病防治以及資源利用等,打破瓶頸,不斷提升相關技術水平;對養殖戶給予正確指導和培訓,讓其掌握科學育種技術。同時相關部門應多組織和開展畜牧科技進萬家等活動,邀請一些專業技術人員,畜牧專家等下鄉指導和培訓廣大養殖戶,還可以通過地方講座、專業網站等,推廣和普及科學養殖技術,從而促進廣大農民科學養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做好招商引資,同時培育龍頭企業,堅持“精益求精”的原則,幫助現有龍頭企業順利轉型升級;同時,出臺一系列招商引資政策,吸引更多商家參與到畜牧業養殖中,之后重點培育一批畜牧業綠色發展龍頭企業。在定向投資、保護價收購以及收益回報等方面給予支持,組織建立產業集群,促使各個環節銜接良好,正常運行;大力發展家庭畜牧養殖。
嚴格參照專業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發展要求,鼓勵農民通過互利交流的方式,集中力量培育土地和林地;鼓勵廣大養殖戶多引入先進養殖技術和現代生產要素,重點建設“外向型、綜合型、專業型”家庭牧場,培養一批科技致富帶頭人,努力建設“生產、學習、研發”與“養殖、種植、管理”相結合的高標準示范區;同時組織廣大養殖戶成立綠色養殖專業合作社,這樣,養殖戶既可以獨立養殖,又可以相互交流學習,互相幫助,從而促進綠色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政府相關部分還應評選出優秀的綠色養殖專業合作社,發揮帶頭作用,鼓勵其他合作社向其學習,同時給予政策和資金方面扶持,使得得到快速發展。
重點進行品牌培育。努力整合各類生產要素,全力配合畜牧業綠色發展,不斷優化和完善畜產品優質優價的良性導向機制,正確指引畜牧業綠色發展專合組織和龍頭企業等發展主題,創建自己的畜牧產品品牌,從而努力發展一批綜合實力強、具有鮮明特色、附加值高的畜牧業綠色產品品牌;與此同時,還應努力拓寬市場。大力發展和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加強綠色畜牧產品品牌推廣,積極組織龍頭企業通過產銷對接、產品訂貨等形式在大中城市進行品牌營銷,不斷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漸增加綠色畜牧品牌產品的市場份額。此外,還應該多組織開展消費宣傳、展銷、新產品推廣等活動,不斷增強消費者綠色消費觀念意識,從而不斷壯大成熟消費群體,使畜牧業綠色發展更加持久,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
綜上所述,將種植和養護有效融合在一起,是推動畜牧業綠色發展的有效手段。始終堅持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維持長久協調,努力推動畜牧業的綠色發展速度,同時有效處理好畜禽糞便和土地利用等相關問題,只有解決好畜牧業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問題,才能使畜牧業綠色發展擁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實現畜牧業發展的諸多目標,進而促進畜牧業努力朝著綠色、和諧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