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勇
(新鄭市畜牧技術服務中心,河南新鄭 451100)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影響下,畜牧養殖行業開始向著規?;c集約化發展,養殖密度與動物種類均逐漸增加,成為農村的主要產業與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但與此同時,養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這些問題會影響到畜牧養殖產業的穩定發展,且會導致畜牧產品的質量受到影響,最終會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因此,采取有效的對策以解決這些問題十分必要。
筆者對當前畜牧養殖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與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沒有對引種進行嚴格把關,目前很多養殖戶貪圖便宜,會在沒有經過許可的非正規場所采購畜禽種,這些畜禽種的質量很差,成活率低且很容易感染疾病,飼養困難且很容易死亡。二是飼養管理不當,養殖環境差是當前畜牧養殖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畜禽很容易感染疫病,給養殖戶造成巨大損失。三是飼料的營養不充足,不能滿足畜禽成長所需的營養,導致其營養不良,體重低且免疫力差[1]。四是沒有做好防疫檢疫工作,沒有定期給畜禽接種疫苗,部分養殖戶為畜禽接種的疫苗不合理,導致其體內殘留較多藥物,影響畜禽產品的安全。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各項養殖環節更加規范,可保證飼養更加科學合理,進而促進畜禽健康成長。筆者認為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以借鑒其他大型畜牧養殖企業或單位的管理制度與經驗;二是要結合實際情況,保證管理制度與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符;三是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要詳細,如飼料的使用量、具體溫度、清掃的時間等。
引種是影響畜牧養殖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要嚴格控制好引種的質量。在引進新的畜禽種時,不僅要選擇品種的優良性,同時還要對其進行檢測,確保引進的畜禽種達到相關標準[2]。此外受到地方疫情與水土因素的影響,要盡量選擇本地品種,以此降低上述因素造成的影響,若需要引進外地品種,則一定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在引進后要先進行隔離飼養,觀察一階段,若沒有出現問題則可合群飼養,以此降低因引進外地品種而導致疫病發生的幾率。
疫病對畜禽的危害極大,很容易導致大量畜禽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加強檢疫工作極為重要,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是在畜禽生長的不同階段,給予其合適的疫苗接種,保證其合理性;二是要了解本地區疫病的流行趨勢與不同畜禽種類易感染的疾病,進而選擇針對性的疫苗進行接種;三是不同疫苗的使用方法與劑量有所差異,養殖戶必須要掌握,并嚴格遵守說明書使用;四是若自身沒有疫苗接種的能力與經驗,則要聘請專業獸醫進行接種;五是當畜禽發生疫病時,要進行隔離治療,若死亡,則要進行焚燒或深埋。
良好的養殖環境可以降低畜禽發生疫病的幾率,且有利于其健康生長,因此養殖戶必須要加以重視,并對養殖環境進行改善。首先在進行建設時,要根據養殖場的大小、養殖畜禽的數量等來進行設計,保證其合理性;其次要做好日常清潔工作,要定期進行徹底清掃,包括糞便、食物殘渣等,同時要定期進行消毒;再次要調整好溫度,合適的溫度可以促進畜禽的生長,并降低其感染疫病的幾率,通常來說27攝氏度左右為最佳;最后要做好通風工作,良好的通風可以為畜禽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在夏季氣溫較高時可以增加通風頻率。
飼料是畜牧養殖管理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畜禽的生長與健康,因此對其進行強化管理十分重要。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擴充飼料種類,除了使用農作物進行飼養外,還需要購買專業的飼料,滿足畜禽生長的營養需求;二是要購買合適的飼料,不同飼料的成分有一定差異,因此要保證選擇的飼料符合畜禽當階段的需求;三是要選擇合格的飼料,在購買前,要檢查飼料的生產廠家、日期、原料、保質期等,確保其符合要求,同時做好儲存,避免陽光直射或潮濕等;四是明確用量,具體投喂量要根據畜禽的年齡、數量等進行選擇。
很多養殖戶缺少養殖管理的相關知識,其文化水平較低,這也是導致其畜牧養殖管理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所以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提高養殖戶對養殖管理與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進而提高其管理能力。舉例說明:可以派遣專業人員到養殖戶家中對其進行宣傳,通過視頻、手冊等方式提高養殖戶的認知,同時對其進行手把手的指導,提高其養殖管理技術;此外還可以為養殖戶建立相關的網絡平臺,向平臺上上傳一些養殖管理的資料、視頻等,供其瀏覽。
管理水平不高是導致畜牧養殖管理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政府相關部門要發揮引導作用,主動為養殖戶提供相應的服務,引導其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改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模式,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并積極探索,使畜牧養殖的管理更加完善,進而促進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