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丕柒
(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農業服務中心,海南海口 571155)
目前,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逐步的提高,在人們都在追求品質生活時,雞鴨魚肉等食品安全問題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因此,加強對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也已經不僅僅是畜禽防疫部門的關注點,更是成為了全社會都關心的重點問題。
鄉鎮是畜牧業發展的重要場所,養殖場常以個體為單位,養殖規模不僅小而且養殖數量少,對于養殖專業知識方面,大部分養殖戶都了解甚少,不能很好地進行畜禽疾病的治療和防治。在疫病發生時,不能及時控制和給出治療方案,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益,并且打擊養殖戶的積極性。因此,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建立和發展十分重要,不僅可及時控制疫情蔓延,降低畜牧死亡率,確保畜產品質量,而且還能調動養殖戶的積極性,幫助其創造更大的收益。
寄生蟲主要指的是原蟲、節肢動物、蠕蟲等。寄生蟲疾病中原蟲和蠕蟲是通過寄生在動物體內吸收動物攝取的營養存活的疾病。節肢動物因為屬于動物體外寄生蟲,主要是通過汲取宿主營養的方式生存,不管是原蟲、蠕蟲還是節肢動物等都可以通過直接接觸的方式在動物群體中傳播。
傳染病主要以原有病毒、真菌、細菌等微生物為主。一般情況下,畜牧養殖過程中動物出現的傳染性疾病,都是由某種特定微生物病原引發的。傳染性疾病與一般的寄生蟲相比較來說,不僅需要進行全面的病理變化檢測,而且預防的難度也相對較高。
所謂普通病,也就是畜牧養殖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的動物群體性疾病,不僅類型多而且預防的范圍和難度也更高。通過對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發生的內在和外在原因分析后發現,導致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3.3.1 藥物使用不當
藥物使用不當不但會對動物造成藥物性的損傷,嚴重的還會因為動物抗藥能力的增強,而影響到疾病的防治工作。
3.3.2 基礎設施的嚴重缺乏
很多養殖戶在畜牧養殖正式開始前,不僅沒有嚴格的按照要求進行養殖場設計與環境的實地考察,而且也沒有按照要求設計排污系統等必要的基礎設備,導致畜牧養殖過程中發生了動物呼吸道疾病。
在畜禽疾病防治中,鄉鎮畜牧獸醫站從業人員是關鍵,然而在現階段,鄉鎮畜牧獸醫站從業人員的防治知識水平堪憂,不僅沒有系統的理論知識,連臨床診斷經驗也不多。由于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工作條件和福利待遇并不算好,很難招到學歷高、經過專業培訓的人才,所以鄉鎮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大多都是一些學歷不高、未接觸過培訓的人,面對臨床診斷和生產,只能依靠自己總結的經驗。而面對這種狀況,從獸醫這方面著手,就是要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播,找出操作誤區并予以報告,建立科學、合理的從業人員管理制度,開展周期性的獸醫專業培訓,既要保證培訓數量,更要保證培訓的質量,以期提高基層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此外,也可以聘請專家,在飼養地直接進行指導,為鄉鎮畜牧獸醫站人員創造學習、交流的機會,也有利于同行之間的相互借鑒,促進鄉鎮畜牧獸醫站畜禽飼養業的發展。
在治療畜禽疾病時,鄉鎮畜牧獸醫站獸醫人員應合理利用抗生素,控制好藥量和用藥時間,做到不出現長時間給患病畜禽使用抗生素藥物的情況。一旦有要用到抗生素的情況,須科學、合理應用抗生素,注意用量,從用藥根本上做到科學防治畜禽疾病。
從實際情況來看,畜禽疾病的發生需要一定的條件,所以它也是有規律的,可以防范的。因此,鄉鎮畜牧獸醫站獸醫和養殖戶應有畜禽防治意識,重視畜禽疾病防治。在充分的學習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下去分析身邊畜禽疾病的發病規律,對疾病的發病時間和后面的情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根據專業知識和指導,做好疾病預防工作。總而言之,預防是最佳的選擇。如果沒有有效的預防,當出現疫情時,養殖戶將耗費許多精力和財力來控制疫情,甚至因治療不夠及時或者用藥誤區,造成更大的損失。此外,有關部門應重視畜禽防治的宣傳工作,開展周期性的畜禽防治知識講座和獸醫培訓,為獸醫和養殖戶提供更多學習畜禽防治知識的渠道,從政府層面加強鄉鎮畜牧獸醫站獸醫和養殖戶的畜禽疾病防治意識。
目前畜牧養殖主要集中在鄉鎮,而農業、養殖業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因此,健全鄉鎮畜牧獸醫站畜禽疾病的防治措施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因此,當務之急是不斷提升養殖戶和獸醫的疫病防范意識和相關防治知識,不斷提升獸醫的診治水平,同時健全獸醫醫療體系,更好地控制疫病發生,提升畜禽產品質量,切實保障養殖戶的經濟收入,進而推動鄉鎮企業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