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贊標
(廣州市從化區鰲頭畜牧獸醫站,廣東廣州 510900)
現階段,我國養殖行業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使得黑山羊的養殖規模也變得越來越大。雖然,黑山羊的營養價值以及商業價值比較高,但是在具體的圈養階段,其經常出現疫病的情況。對此,在今后的圈養黑山羊養殖階段,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加大圈養黑山羊疫病綜合防治力度,結合具體情況,合理制定防治辦法,保證可以有效解決圈養黑山羊疫病問題。
通過對圈養黑山羊疫病的進一步分析和研究得知,通常,黑山羊疫病可以分為三個種類。其中,第一類為癢病和山羊痘等,第二類為山羊關節腦炎等,第三類為大腸桿菌病、q熱等。由于疫病種類的不同,所以其在具體的防治過程中,所應用的方式也必然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而,在對圈養黑山羊疫病進行綜合防治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防治辦法,以便在對疫病進行有效處理的同時,還可以最大程度的對經濟損失進行降低。比如:針對羔羊痢疾這一疫病,其是現階段較為常見并且十分致命的急性傳染性疾病。一般,這一疾病的具體表現就是長期下痢,如若不能夠及時的進行治療,那么就會導致黑山羊出現死亡的情況。而對于羊消化道線蟲病,其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寄生蟲病,具體就是寄生在黑山羊腸胃中,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會形成混合型感染。通常而言,線蟲的種類相對較多,每一種都會對圈養黑山羊造成不利的影響,不僅會引發疾病,還會在羊群中廣泛的傳播,進而引發大面積的羊群發病。
從黑山羊的生活習性角度分析,如果對其進行圈養,是可以完全符合其養殖需求的。通常,黑山羊的飼料具體可以涵蓋野草以及人工飼料等,不存在特殊飼養的需求。同時,在實際的圈養黑山羊過程中,羊群的管理以及調教相對容易,性情也相對活潑,可以在干燥的環境中健康的成長。并且,黑山羊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可以適合不同的氣候,也可以適應不同海拔的生存環境。在對黑山羊進行養殖的過程中,從放養模式逐漸朝著圈養模式過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黑山羊的產量進行提高,也能夠進一步對因為放樣而導致規模小的問題進行弱化,大大縮短養殖的周期。此外,如果在黑山羊養殖階段,長時間的對放養模式進行應用,雖然黑山羊具有較強的活躍性特點。但是,由于長時間的運動,黑山羊的營養轉化也會比較困難,不利于黑山羊的健康成長。而通過采用圈養黑山羊的方式,則可以有效的對這一弊端進行解決[1]。
在對黑山羊進行圈養的過程中,疾病的預防以及治療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圈養黑山羊的重點內容。通常,在具體的疫病預防階段,可以強化管理,切實對各項管理以及疾病預防機制進行落實,盡可能的將黑山羊疫病的出現扼殺在搖籃之中。在預防期間,應該及時的對羊圈進行清理,確保羊圈的衛生可以處于干凈整潔的狀態[2]。在整理羊圈的過程中,應該做到提前預防,以便可以全面杜絕所有的疾病傳染源,不給疾病的衍生留有一點的機會。通常情況下,只有將衛生工作做到位,才可以保證黑山羊在一個相對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增強環境問題的抵抗力,有效的對疾病產生問題進行規避。此外,在日常的預防過程中,還應該強化對黑山羊居住環境的消毒,對圈舍進行定期的消毒,尤其是針對進出口,一定要時時刻刻保持消毒的狀態。
在對黑山羊進行日常的圈養過程中,一定要時時觀察每一只黑山羊的成長情況,如果其精神存在問題或者出現了食欲不振等現象,那么飼養員應該強化注意,及時的對其進行診斷[3]。并且,應該采用科學的辦法,有效的對其進行治療。同時,如若發現黑山羊是傳染性疫病,那么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將患有疾病的黑山羊進行隔離,然后及時地向相關部門反映,以確保疫病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還應該及時的對死亡病羊進行處理,通過焚燒或者深埋的手段,最大程度的對疫病傳染源進行阻斷,以確保能夠為黑山羊營造一個相對健康的生存環境。需要明確的是:在對黑山羊進行喂養的過程中,必須要把飼料提前送到檢測部門來檢測,以便黑山羊所食用的飼料能夠健康無污染[4]。
在實際的黑山羊疫病防治過程中,還應該定期的對其進行接種疫苗,不斷地對黑山羊的抵抗力進行增強。通常情況下,黑山羊接種疫苗包括:山羊痘疫苗以及羊口蹄疫滅活苗等。通過定期的接種疫苗,能夠確保圈養黑山羊健康成長,同時也可以進一步的對黑山羊的免疫力進行提高,讓其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有效規避大規模患病的情況。同時,也可以利用藥物來對黑山羊進行治療,應用相關藥物,能夠有效的對黑山羊體內的有害病菌進行防治,起到較強的殺菌效果,大大降低了黑山羊患病的幾率。一般,藥物主要涵蓋抗生素、殺蟲劑等,將這些藥物依照一定的比例,合理的放入到山羊飼料或者水中,能夠起到較強的疫病預防目的[5]。但是,對于這一方法來說,其也具有一定的不利影響,所以養殖戶必須對藥量進行嚴格的把控,如果用量較少,則不會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而用量過多,就會對黑山羊本身造成傷害,引發其他疾病。故而,需要科學的對藥物進行應用,依照國家規定,科學的對抗生素進行使用,以確保其能夠發揮出其最大的作用和效果。
在圈養黑山羊的過程中,對于養殖戶來說,一定要嚴格的制定各項制度,加大對黑山羊飼料的把控,科學的對其進行管理,有效的進行無害化處理,以保證圈養期間,黑山羊能夠健康的成長,杜絕疾病的出現。同時,應該強化對羊圈的衛生環境管理,羊圈應該盡可能的選擇干燥、平坦、向陽的地方,切實做到冬暖夏涼,以便黑山羊可以具有較強的活動空間,提升黑山羊的免疫力。并且,還應該定期的對羊圈周圍進行衛生打掃,保證黑山羊日常活動地方具有較強的干燥性。飼養員能夠及時的對黑山羊的糞便進行處理,以便不會因為糞便堆積而產生大量細菌的情況。定時的對飼料進行檢查,以確保其不會出現發霉等問題。此外,在圈養階段,還需要注意及時滅蚊蟲,保證可以從根源將疫病傳播的介質進行杜絕,為黑山羊的成長營造一個相對健康的環境,全面降低其出現疫病的幾率,提升疫病綜合防治水平。
綜合而言,在具體的圈養黑山羊階段,要想保證其生長可以更加順利以及健康,最大程度的提升經濟效益,那么就應該加大對黑山羊疫病的關注,結合實際情況,對疫病管控機制進行不斷優化,保證其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同時,應該保證圈養黑山羊的養殖具有一定規模化,科學的進行管理,有效的制定疫病綜合防治辦法,確保在全面降低疫病出現幾率的同時,還可以為圈養黑山羊項目的穩定以及良好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