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曦
(江蘇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夏季時氣溫較高,若衛生清潔和防疫未及時進行,諸多易發病則會大肆流行,這不僅會給羊業養殖人員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還會給民眾生計帶來威脅。所以,夏季積極防治圈養羊易發病十分重要。
羊傳染性膿瘡常被稱為“羊口瘡”,該病因病毒感染所致[1],圈養羊感染此病后會在身體多處皮膚的表面形成不同程度的潰瘍、膿瘡,結痂厚度較高,主要傳播途徑為圈養羊皮膚擦傷后共用生活用具。該病傳播范圍廣,發病時間長。
防治措施:(1)按時防疫。在春季初期和秋季初期對圈養羊進行防疫工作,使用口瘡弱毒細胞凍干疫苗于圈養羊口腔粘膜處進行肌肉注射,每次注射劑量為0.2ml。(2)使用稀釋比例為0.1~0.2%的高猛酸鉀溶液沖洗創傷感染處,涂抹磺甘油、龍膽紫和土霉素。(3)減少粗硬飼料的喂養,密切關注羊群狀況,避免創傷受到感染,一旦發現羊只發病立即將其隔離飼養,之后采用石灰乳、火堿或者熱草木灰水對圈舍環境消毒。
結膜角膜炎也被稱為“紅眼病”,此病的傳染性較強,感染后只有眼部會受到創傷,即眼結膜和眼角膜發炎。主要癥狀為長時間流淚,懼怕光源,眼結膜顏色呈紅色,并有充血現象,眼角分泌粘液,嚴重者會形成白斑甚至失明。此病多發于氣溫和濕度較高的夏秋季節。
防治措施:(1)隔離飼養病羊,按時消毒和清潔圈舍。(2)使用呋喃西林、淡鹽水和硼酸水洗凈病羊眼部,用干凈手帕擦干水分后使用氯霉素、紅霉素、四環素點眼。(3)選用氯霉素和地塞米松混合藥物結合腎上腺素點眼,每天使用3次。(4)對出現眼角膜渾濁和白內障的病羊使用50萬單位撥云散和全血,注射至眼瞼處,每2d使用1次。
此病的主要特征為D型梭菌于羊腸道內部繁殖,產生大量毒素[2],病死后腎臟軟化速度快,且發病急,死亡迅速。常發生于身體肥胖,年歲較小的羊只,病情傳播呈散發性。主要誘因為夏季天氣變化突然、環境潮濕、過量食用飼料、長臥,活動量不足等。具體臨床癥狀為四肢痙攣、喜臥、呼吸困難、嘴部和鼻部產生分泌物,一般于發病2h之內死亡。
防治措施:(1)春季和秋季定時進行防疫工作,使用羊四聯苗對羊群進行肌肉注射,每次注射劑量為5ml,預防羊快疫、羔羊痢疾、猝疽、羊腸毒血癥等疫病。(2)減少精飼料和嫩草的喂養量,定量活動。(3)對病程稍長的羊群使用免疫血清進行皮下注射,口服磺胺脒。(4)選用氯霉素進行肌肉注射,每次注射劑量為0.6g左右,每日使用3次。(5)選用鏈霉素和青霉素混合液肌肉注射,每日使用4次。
此病的主要患病對象為出生時間小于1周的新生羊,致病因素為產氣莢膜桿菌。此外,大腸桿菌和沙門氏桿菌也是其病原之一[3]。病情癥狀表現為“白痢”、“拉稀”等,危害較大,羔羊在患病短期時間內立即死亡。防治措施:(1)加大防疫強度。母羊產前一個月和半個月時注射甲醛菌苗。(2)服用土霉素和克胃蛋白酶,每日服用2次。(3)使用氯霉素對病羊進行肌肉注射,每日注射2次。
(1)懷孕母羊產前免疫。使用破傷風類毒素疫苗對懷孕母羊進行免疫,預防破傷風疫病。具體免疫措施:于臀部進行肌肉注射,一個月后產生免疫力,免疫時間為一年。
(2)成年羊免疫。使用羊三聯四防疫苗對羔羊進行免疫,達到預防羊快疫、羊常毒血癥、養猝疽、羊黑疫等疾病的目的。具體免疫措施:成年羊嚴格按照疫苗注射相關事項注射0.2倍劑量,2周內即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時間為半年。
(3)羊痘免疫。使用羊痘疫苗預防羔痘。具體免疫措施:全部羊群均注射疫苗,每次注射劑量為5ml,7~10日產生免疫力,免疫時間為一年。
(4)每年的春季初期使用羊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苗對全部羊群進行免疫,預防羊口瘡疾病。具體免疫措施:對全部羊群于口腔粘膜處行皮內注射,每次注射劑量為0.2ml,免疫期為一年。
(1)每年秋季初期使用羊四聯疫苗對羊群進行免疫,達到預防羊腸毒血癥、羊猝疽、羊快疫等疾病的目的。具體免疫措施:成年羊注射劑量為0.2倍,2周內產生免疫力,免疫時間為半年。
(2)每年9月初,使用口瘡弱毒細胞凍干苗預防羊口瘡疫病,具體免疫措施:對全部羊群于口腔粘膜處行皮內注射,每次注射劑量為0.2ml,免疫期為一年。
羊類疾病種類繁多,羊群在一年四季中都易受到各類疾病的感染。所以,養殖人員需要熟知各項疾病特征,并能依據相關癥狀進行準確的預防和治療,制定科學的防治方案,提升羊只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