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位梅
(麗江市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麗江 674100)
現行生豬產品質量關卡分設了屠宰檢疫與屠宰檢驗兩項獨立工作,分別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與屠宰企業負責,屠宰監管工作由農業部門承擔,雖然監管主體出現變化,但監管手段與依據未調整,導致企業負責產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檢驗檢疫工作、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職責未能合理落實,不利于生豬屠宰行業現代化發展。當下生豬屠宰檢驗檢疫模式,應當從理清政府、市場與社會關系,以及權力開放到位等問題入手處理,最終實現檢驗檢疫工作歸并。
生豬屠宰檢驗檢疫工作分別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與屠宰企業負責監管,操作規程也存在較大差異,在實踐中的責任推諉與工作內容重復等制度弊端逐漸暴露。農業部門統一監管檢驗檢驗工作后,應當根據各區域屠宰市場情況,進一步完善標準制度與法律法規,為檢驗檢疫監管工作合并提供基礎保障,實現工作精簡,提高監督效率。
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是生豬屠宰企業在市場流通生豬產品的行政許可文書。歸并檢驗檢疫監管工作后,取消了對市場流通生豬產品的行政許可,企業生豬產品流通不受農業部門實施許可干預,企業獲得準入許可后,只要出具產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明即可在市場上流通。對此,屠宰企業應當加強人才配置,包括檢驗檢測與獸醫專業人員等,以確保生產中檢驗檢疫工作成效,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也將受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官方獸醫監管。
合并檢驗檢疫監管工作后,應當盡可能地撤回傳統監管模式下在屠宰場的檢驗崗位人員,實現資源整合優化的同時,提升監管部門工作成效。同時企業作為產品質量安全負責主體,應當切實履行產品質量安全職責[1]。
首先合并檢驗檢疫監管是個系統工程,應當本著循序漸進原則逐步轉變適應。一是要求企業配置足夠專業人才,包括獸醫專業與檢驗等崗位人員。督促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配置足夠專業檢疫人員,通過轉崗到企業展開檢驗檢疫工作。要求檢疫人員具備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核發的動物檢疫員證與國家動物檢疫員的職業資格證書,檢疫工作時應當嚴格佩戴已消毒的檢疫工具。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在設置檢疫人員崗位時,應當與生豬屠宰流程與規模等相適應。同時檢疫設施與人員等基本條件符合要求。二是企業采取政府補貼形式聘請專業檢驗檢疫人員,減輕經濟負擔的同時,加強檢驗檢疫隊伍建設。三是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優化培訓教育體系,采取傳幫帶等多種培訓形式加大人才培養,確保檢驗檢疫人員能夠輕松認真對待崗位工作。麗江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在2016年積極舉辦了的“麗江市生豬屠宰肉品品質檢驗培訓班”,由監督所所長張守華按照農業廳與農業部的要求,根據全市肉品品質安全監督管理現狀,積極制定了肉品品質檢驗工作計劃,對屠宰檢疫檢驗所涉及法律法規展開了系統性培訓。并積極展開了肉品品質檢驗考核實踐活動,規范了肉品品質檢驗操作人員的工作行為,也為企業肉品品質檢驗工作革新夯實了基礎。劃轉國家屠宰監管職能后,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的肉品品質檢驗與屠宰監管、屠宰立法、等工作地位不斷提升,部署與清理工作得以循序漸進高效展開。
其次進一步完善屠宰廠風險管理機制,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評估風險等級,為監督檢查工作展開提供科學依據。重點檢查企業動物防疫措施與藥物殘留檢測等工作落實情況。有目的、有計劃的展開監督檢查工作,及時通知整改不符合要求問題。加大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對多次通知整改不認真對待的企業嚴格執行執法程序[2]。
最后嚴格按照《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法律規定,采取監督抽查或風險監測等方式,積極監測企業生豬產品與入場生豬,嚴格查處違法行為。抽查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生豬定點屠宰廠對國家規定技術要求與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二是生豬定點屠宰廠生豬來源與產品流向。并積極設立了生豬產品追溯管理平臺建設,以盡快完善肉品供應鏈安全追溯體系。三是生豬定點屠宰廠對產品品質檢驗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精準打擊肉品安全犯罪行為。四是生豬定點屠宰廠對不合格產品的處理情況。五是生豬定點屠宰廠無公害處理產品情況。六是從事生豬產品銷售、生產加工的主體,包括餐飲服務經營者或單位等,對生豬產品的銷售使用情況。除此之外,積極展開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在市農業局引導下,加大生豬屠宰資格清理力度,關停技術要求與設立條件不達標生豬屠宰場點。
新形勢下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應當從傳統工作理念與模式中脫離出來,總結實踐經驗的同時,本著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原則,摸索性的完善管理機制,積極制定符合市場與社會現代化發展的管理模式,增強各肉品品質安全負責主體責任意識的同時,確保監管部門職能最大程度發揮,切實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尤其是屠宰企業應當規范經營生產行為,貫徹執行相關法律規定。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認真對待對生豬屠宰活動的日常監督檢查工作,確保肉品市場秩序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