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宇 師 園 馮 秀 楊 梅 李美文 葛興農
(延安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延安 716000)
豬偽狂犬病是生豬養殖中能通過垂直傳播的生殖障礙性疾病,在不同發育階段表現不同癥狀,是危害養豬業重要疾病之一。為控制本病在延安地區的流行,迫切需要掌握延安市豬偽狂犬病流行現狀,為進一步制定凈化措施提供依據。
2017~2018年分春秋兩季共四次在延安市13個縣區,通過現場調查后,采取隨機采樣原則,每個豬場采集血樣2份~30份不等,常規分離血清后,置-20℃保存備用。共采集196個不同規模豬場1460份血清,其中規模場血清1150份,來自91個規模養豬場,散養戶血清310份,來自105個散養戶。
所用PRV gB 抗體檢測ELISA試劑盒和PRV gE抗體檢測ELISA試劑盒,均來自北京愛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單道微量移液器均為德國普蘭德公司生產;超純水儀型號為EPED-RL-60TH,南京易普易達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酶標儀型號Multiskan FC型,賽默飛世爾( 上海) 儀器有限公司生產;電熱恒溫培養箱型號為DK98-II,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生產。
所有血清樣品,均按愛德士公司生產的PRV gB抗體檢測ELISA試劑盒與愛德士公司生產的PRV gE抗體檢測ELISA試劑盒說明書操作進行。對于來自用PRV 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豬場的血清樣品,PRV gE抗體如果為陽性,則判斷為豬偽狂犬病野毒感染。在對豬場感染豬偽狂犬病結果判定和統計時,該豬場出現一個陽性樣品,則判定該豬場為豬偽狂犬病野毒感染陽性場。對監測結果運用SPA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由表1,可知,在2017年共監測gE樣品724份,來自93個場,其中PRV gE抗體陽性場數為31個,抗體陰性場數為62個,場陽性率為33.33%(31/93); PRV gE樣品陽性數為97份,樣品陽性率為13.40%(97/724)。2018年共監測gE樣品736份,來自103個場,其中 PRV gE抗體陽性場數為24個,抗體陰性場數為79個,場陽性率為23.30%(24/103),PRV gE樣品陽性數為92份,樣品陽性率為12.5%(92/736)。
由表2,可知,在2017年共監測gB樣品724份,來自13個縣區93個場,PRV gB抗體陽性場數為31個,抗體陰性場數為66個,場陽性率為33.33%(31/93),PRV gB樣品陽性數為278份,樣品陽性率為38.40%(278/724)。2018年共監測gB樣品736份,來自103個場其中 PRV gB抗體陽性場數為43個,抗體陰性場數為58個,場陽性率為43.70%(43/103),PRV gB樣品陽性數為313份,樣品陽性率為42.53%(313/736)。

表1 不同年份延安市豬偽狂犬gE抗體監測結果

表2 不同年份延安市豬偽狂犬gB抗體監測結果
由表3可知,本研究2017-2018年兩年在延安13個縣(區)的196個豬場采集血清樣品1460份,豬偽狂犬gB抗體檢測結果為PRV gB抗體總陽性率為40.48%,其中洛川、延長縣PRV gB抗體100%,安塞PRV gB抗體94.0%,PRV gB抗體40%-70%陽性率的縣區由高至低分別為吳起65.00%、黃龍50.83%、富縣48.33%、寶塔46.67%,其余依次為宜川33.33%,黃陵21.31%,延川13.33%,志丹3.28%和子長1.67%。甘泉PRV gB抗體為0。豬偽狂犬gE抗體檢測結果顯示延安市PRV gE抗體總的陽性率為12.95%,黃龍縣PRV gE抗體陽性率最高達到59.17%;其次是吳起46.67%;其后依次為志丹13.11%、子長11.67%、黃陵11.48%、寶塔6.67%、富縣5.00%、延川1.67%和宜川1.67%;另外安塞、甘泉、洛川及延長四縣PRV gE抗體陽性檢出率為0。

表3 不同縣(區)豬偽狂犬病抗體陽性率
由表4可以看出,2017年~2018年兩年豬偽狂犬監測血清1460份來自196個不同規模豬場,其中規模場血清1150份,來自91個規模養豬場,散養戶血清310份,來自105個散養戶。豬偽狂犬gE抗體檢測結果,91個規模化養殖場中陽性豬場35個,gE抗體豬場陽性率38.46%,來自規模場PRV gE陽性數79份,血清陽性率6.87%;105個散養戶中PRV gE陽性豬場20個,豬場陽性率19.05%,PRV gE樣品陽性數112份,陽性率36.13%。豬偽狂犬gB抗體檢測結果,91個規模化養殖場中陽性豬場61個,gB抗體豬場陽性率67.03%,來自規模場PRV gB陽性數505份,血清陽性率43.91%;105個散養戶中PRV gB陽性豬場22個,豬場陽性率20.95%,PRV gB樣品陽性數86份,陽性率27.74%。

表4 不同飼養類型豬偽狂犬gE抗體檢測結果

表5 不同飼養類型豬偽狂犬抗體gB監測結果
本研究通過對延安市2017年~2018年13個縣區來自196個豬場的1460份血清進行了豬偽狂犬血清學調查,除散養戶免疫狀況不明外,據了解大部分散養戶只做強制免疫豬瘟、豬口蹄疫的免疫,規模場免疫情況有現場或電話調查豬偽狂犬免疫情況,免疫規模場均采用PRV gE缺失苗免疫,因此使用 PRV gE基因抗體檢測試劑盒檢出的gE抗體陽性,應屬于PRV野毒抗體,通過PRV gE抗體分析可以評價檢測豬群PRV野毒感染狀況。檢測結果196個豬場55個豬場檢出PRV gE陽性樣品,豬場陽性率28.06%,1460份血清中檢出PRV gE陽性樣品189份,樣品陽性率12.94%,結果表明延安市豬偽狂犬野毒感染較為普遍。同時,豬偽狂犬gB抗體監測結果表明,養殖戶對豬偽狂犬的防控,免疫重視程度不夠,豬偽狂犬gB抗體檢測總陽性率僅為40.48%,部分抗體可能為非免疫抗體,而是野毒感染后產生的抗體。
從時間上看延安地區2017年-2018年豬偽狂犬的流行沒有大的變化,維持在12~13%左右的感染率,較同期其他文獻報導的一些地區感染率相對低一些。
從延安市13個縣區采集的樣品檢測PRV感染的情況來看,黃龍及吳起縣PRV gE抗體陽性率較高達到59.17%和46.67%,其余縣均低于14%,另安塞、甘泉、洛川及延長四縣PRV gE抗體監測為零。這表明延安地區豬偽狂犬野毒感染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但PRV gE抗體監測為零并不代表本地區無豬偽狂犬病毒流行,僅代表抽查豬場無豬偽狂犬野毒感染,因春秋防送檢抽檢豬場較為有限,且存在重疊采樣的情況,數據有一定局限性。
不同飼養類型豬偽狂犬抗體檢測結果,野毒感染率散養戶(36.13%)明顯高于養殖場(6.87%),黃龍及吳起兩縣PRV gE抗體陽性較高,很大原因是抽查豬場均來自散養戶。主要原因是散養戶防疫意識弱,飼養環境差,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導致高感染率。現豬偽狂犬的免疫主體主要是規模養殖場,因此gB抗體規模場明顯高于散養戶,同時對照同一份血清gE及gB抗體檢測結果,來自散養戶豬只gB抗體陽性部分可能來自野毒感染產生。
通過血清學監測,大致掌握延安市豬偽狂犬流行狀況,為下一步制定凈化方案提供依據,為制定詳細的監測技術方案、凈化措施和合適的免疫程序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