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明
(怒江州瀘水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云南瀘水 673199)
動物產地檢疫是指動物在離開飼養地之前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派官方獸醫所進行的到現場或指定地點實施的檢疫。是一項重要的基層檢疫工作,通過產地檢疫能夠及時發現病原,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患病動物進入流通環節,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病擴散,把動物疫病消滅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的關鍵措施,減少因動物疫病所造成的損失。
瀘水市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所轄州政府所在地。北與福貢縣接壤、東北與蘭坪縣毗鄰、東與大理州的云龍縣相鄰、南靠保山市的隆陽區、西南連騰沖市、總面積3203.04km2,西與緬甸接壤,國境線總長121.513km,共有9個鄉鎮,71個村委會。目前我市共有35名官方獸醫,其中市級動物衛生監督所有官方獸醫 10名(其中6名為瀘水市龍威生豬定點屠宰場駐場官方獸醫、主要做生豬定點屠宰檢疫工作);9個鄉鎮獸醫站共有官方獸醫 25名,全市的產地檢疫工作由這25名官方獸醫來承擔。
瀘水市每個鄉鎮獸醫站設立了一個檢疫申報點,瀘水市龍威生豬定點屠宰場設立了一個檢疫申報點,共有10個檢疫申報點,并且已經向社會公布了檢疫申報點、檢疫范圍和檢疫對象。
實施產地檢疫工作以來,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各鄉鎮的官方獸醫對本鄉鎮轄區內的動物進行產地檢疫。鄉鎮進行產地檢疫后開據的動物B證允許在市境內流通,出市境內及出省的動物由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換發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動物B證、動物A證)。2018年1月至12月9個鄉鎮共檢疫牲畜185904(頭只羽)。
2015年11月份國家要求暫停征收動物檢疫費后,造成我市的檢疫工作經費嚴重不足,所需經費又未能納入政府預算,由于經費緊張,設施設備難以得到及時更換或修繕,相關的檢測試劑無法購置,導致檢疫工作難以正常運行。
產地檢疫涉及千家萬戶,由于對產地檢疫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夠,廣大養殖戶對產地檢疫不了解、不配合、逃避檢疫等現象時常發生。國家實行檢疫申報制度,目前我市產地檢疫報檢主要是以販運戶代為申報檢疫為主。
開展產地檢疫是從源頭上控制動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但是產地檢疫還沒有實施到位,不能完全在動物離開飼養地之前實施動物產地檢疫,由于一個鄉鎮只有一個檢疫申報點,有些需要出售或者屠宰的動物就從產地經過很長的路程才能到達檢疫申報點,如果這些動物有病,在運輸途中就會污染環境。目前各鄉鎮官方獸醫人員有限,在從事動物檢疫的同時還需要承擔鄉鎮的許多工作,無法全部都到產地進行檢疫工作,只能在本鄉鎮獸醫站所在的固定場所進行產地檢疫工作。
(1)積極爭取動物衛生監督經費投入,每年應該把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經費納入市財政預算,改善檢疫條件,保障產地檢疫工作正常運行 。
(2)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動物產地檢疫工作的良好氛圍。動物產地檢疫工作涉及的監管對象成千上萬,必須要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開展產地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并逐步接受此項工作,為開展動物產地檢疫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特別是規模養殖場及養殖大戶的宣傳工作。
(3)完善組織機構建設、推行協檢員制度。瀘水市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市,畜禽養殖分散在廣大山村,交通極為不便。為方便廣大養殖戶,可以將我市71個村的防疫員做為我市的村級動物協檢員,在71個村設立動物產地檢疫咨詢服務點,可以建立從市到鄉到村的三級動物檢疫監督體系。由市動物衛生監督所負責監督指導全市動物產地檢疫工作,并負責換發出市級出省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各鄉鎮動物檢疫申報點負責本轄區內動物產地檢疫工作,并對檢疫合格的動物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村級動物產地檢疫咨詢服務點負責向本鄉鎮申報點提動物免疫情況、來源情況等信息,形成市級、鄉鎮、村級上下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