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波
(望江縣畜牧獸醫局楊灣畜牧獸醫站,安徽望江 246200)
畜牧養殖的規模化模式下,一部分是由公司經營與畜牧養殖相加模式合成的,而這些公司在經營上,對于養殖的問題并不重視,或者說已經習慣了傳統的養殖形式,不愿意再投入養殖網絡技術,公司在發展中雖然采納了大量的網絡技術,進行了一番公司管理上的變革創新,然而卻在畜牧養殖上脫離這種管理理念,仍舊認為農業的管理無需大量采納網絡技術,這方面的人才也較為稀缺,即使在擴大養殖規模的情況下,也并沒有為畜牧養殖注入計算機技術活力,企業沒有給畜牧養殖供應計算機技術,導致企業的龍頭管理環節與養殖上的技術供應處于一個信息嚴重不對稱的狀況。
養殖戶的經紀人是大規模養殖場近年來新推出的管理崗位,尤其是在一些地域化的管理模式下,將畜牧養殖的管理細化區分,而養殖戶的養殖目標要求與最終經紀人管理的模式之間存在差異,在畜牧業經紀人中有部分本身為養殖戶,由于有固定的銷售途徑,可以解放一部分精力從事經紀人的角色;另外一部分是從從事收購生意的小商小販脫身而出。畜牧業經紀人占有的市場信息較多,畜牧業經紀人與養殖戶的信息不對稱可能會造成經紀人利用其信息優勢,包括銷售價格、銷售利潤等優勢,向養殖戶傳遞扭曲的信息,從中牟取自身的經濟利益最大化,而坑害養殖戶的利益。
許多畜牧企業或養殖戶與科研院所聯合,形成研發型經營模式。一方面,可以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另一方面,使可以科研機構分享產業化的利益,獲取科研資金進行科研開發。科研機構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較高的信息化程度。在與畜牧企業或養殖戶的交易中,科研機構的信息優勢更為突出,很多科研信息難以正確評估,加上科研機構經費緊張,因此,科研機構經常利用科技信息的優勢在畜牧產業化中獲取額外利潤,侵害畜牧企業或養殖戶的利益。
農牧民和鄉鎮企業的積累能力下降。畜牧產業化所需的資金主要依靠農業內部,由于農牧民和鄉鎮企業的積累能力下降,農民收入增長的緩慢直接導致了畜牧業資金投入短缺。畜牧企業的融資能力較差。雖然畜產品在國內際上有一定的價格競爭優勢,但是多數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較差。同時的“龍頭”企業的能力和實力,多數不具備進入國內國際市場融資的條件。融資渠道單一,使得融資規模小,融資風險加大,造成畜牧企業資金不足。
建立多層次信息傳遞網絡,在國家這個側面上設立大農業信息網絡中負責專門的畜牧業信息中心,其職責收集畜牧業生產的信息和發布。同時利用畜牧主管部門設立畜牧業信息服務平臺,健全鄉鎮信息服務站。形成縱向政府信息服務網絡。加大政府信息的公開化程度,使大量國家產業信息、市場價格信息、科技信息有效地服務于畜牧產業化。利用政府信息網建立橫向畜牧產業化信息流動網絡。畜牧產業化涉及多個子產業部門,需要有效地橫向聯系網絡,使育種、飼料、獸藥等多個產業部門的信息及時橫向傳遞,有利于各產業間資源有效利用。加強網絡建設,清除網絡中雷同低效網站,建立高效的專業信息傳遞網絡,消除信息資源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使有限的信息資源有效利用。
畜牧產業信息化建設,需要提高畜牧企業和個人的自身素質。首先,需要提高畜牧企業和個人獲得信息的能力。提高畜牧從業人員的科學文化水平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其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提高畜牧企業管理水平是企業獲取有效市場信息的重要途徑。第三,加強科學技術、科研成果的普及和轉化,正確有效地評估科研成果的市場價值,一方面提高科學技術對畜牧業的貢獻率,增加科研機構的自我造血能力、充實科研經費,促進科技創新;另一方面減少科研機構利用信息優勢獲取超額利潤。第四,鼓勵民間信息市場的建設。以基層信息服務站為基點,帶動和鼓勵民間信息市場建設,自發形成信息傳遞網絡,并引導畜牧企業規范信息傳遞網絡,提高畜牧從業人員捕捉和辨別市場信息的能力。
建立畜牧產業從業人員的個人信用,完善畜牧企業的企業信用體系,樹立畜牧業自身形象,擴大融資渠道。實施行業自律,盡可能避免道德風險。建立健全企業與個人信用等級評定制度并嚴格加以監督,使得信用好的企業和個人獲得較多的融資渠道和機會,增加他們的資金來源,使其更好的發展;相反,可以遏制信息等級差的企業或個人的道德風險,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促進畜牧業發展。加強法制建設,嚴厲打擊虛假信息制造者,使其不能得到利益刺激,減少信息市場的機會主義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