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一超
(固安縣農業農村局,河北固安 065500)
動物疫病凈化是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綠色農業的發展要求,適應現階段畜牧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一項系統工程。國家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在《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中提出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新城疫、沙門氏菌病、禽白血病、豬偽狂犬病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防治中,強化種源監測凈化,并出臺了種畜禽重點疫病凈化標準和評估認證辦法,對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了職責分工,明確了工作程序,啟動了動物疫病凈化工作。近年來,通過各級尤其基層持續不斷地努力,疫病凈化取得了顯著成效,凈化場、凈化縣不斷建成,但在深入推進該項工作過程中也認識到,還有不少難題需逐一破除。
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首先是部門間業務銜接不夠。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疫病凈化常常是一項孤立的業務,與檢疫監督、移動控制、種畜禽合格證新(換)發、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品牌建設等工作缺乏有效銜接,畜牧部門間還未形成各項工作相互促進、協同推進的合力。其次是后期維持效果不理想。養殖場往往在凈化場創建時愿意投入人力、財力、物資用于設施設備更新維護、制度建設、檔案管理、監測凈化、環境衛生保持等具體工作,但創建成功后放松管理、標準下降的情況并不少見,直接影響著下一步的復檢,原因在于養殖場動力不足、行政部門還未形成維持凈化效果的監管機制。
開展動物疫病凈化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健全凈化工作體系。
多年來,由于動物疫病凈化工作任務量重、程序繁瑣,造成思想不統一,工作難開展,長期困擾著各級疫控部門和養殖企業。因此,為更好開展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凈化工作體系尤為重要。一是確定優先實施凈化的畜禽范圍。針對不同的畜禽群體類型,按照計劃逐步實施凈化,一般對父母代以上的種畜禽場、大型奶牛場優先開展動物疫病凈化。二是確定優先凈化的病種。包括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豬瘟、沙門氏菌病、豬偽狂犬病、禽白血病、新城疫、布魯氏菌病和奶牛結核病等動物疫病。三是確定優先凈化的養殖企業。選擇當地的大型養殖企業、評為省級以上的龍頭養殖企業、大型肉乳制品加工養殖企業等優先凈化。此外,各級獸醫部門還要研究制定出符合當地畜牧獸醫實際情況的凈化路線,搭建起適合當前機制體制的凈化工作框架,建立起一系列的標準、辦法、指南等。通過標準的設定,引導養殖企業建立更加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和管理制度,引導企業主動開展疫病監測凈化。
開展動物疫病凈化的措施之二是制定合理的凈化方案。制定動物疫病凈化方案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疫病凈化開展前,首先要進行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切實掌握當地的疫情動態,進行風險評估和經濟評估。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疫情一旦發生,要立即采取隔離、免疫、撲殺等有效措施,有效的控制疫情。在進行凈化的同時還要完善各項生物安全措施,防止新的病原傳入,確保凈化工作取得成效。三是定期開展疫病監測和徹底淘汰(撲殺)帶毒(菌)動物或可疑帶毒(菌)動物。各級疫控部門和養殖企業要做好春、夏、秋3次重大動物疫病防疫飛行檢測和動物疫病定期監測工作,完善免疫制度,做到應免盡免。四是凈化評估認證。按照獸醫主管部門制定的凈化驗收標準和驗收程序,對申報凈化驗收的養殖企業進行考核驗收,確定凈化成果,并將凈化成果轉化為養殖效益。
開展動物疫病凈化的措施之三是疫病凈化應與鞏固凈化成果相結合。動物疫病凈化使愈來愈多的養殖場通過有關部門的評估驗收成為疫病凈化創建場。在凈化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使疫病凈化創建場繼續提高疫病凈化水平,鞏固凈化成果,一是加大病原學監測力度,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疫病監測,科學評估凈化水平,指導疫病凈化工作。二是加大監管力度,確保規模養殖場特別是種畜禽場的各項防控措施和凈化措施落實到位。三是對已凈化的規模養殖場實行疫病凈化年檢制度,確保凈化成果的長期鞏固。
動物疫病防控事關食物衛生和公共衛生安全,關系社會和諧穩定,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責,既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推進動物疫病凈化工作,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改善規模化養豬場的養殖環境,提高動物疫病防控條件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加強從源頭控制動物疫病的發生與流行,確保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