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勛
(長垣市農業農村局,河南長垣 453400)
現階段,動物養殖區多位于位置偏僻、地勢崎嶇的地區,交通運輸條件落后,經濟、技術水平不高,使得養殖環境多存在“臟”、“亂”、“差”等情況,容易滋生細菌、病毒,給動物健康生長帶來威脅[1]。受養殖范圍大、防疫技術達標獸醫數量不足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存在缺少專業獸醫的情況,同時養殖戶對防疫知識掌握不足,導致動物疫情未能被及時發現。而非專業獸醫無法較好應對突發動物疫病,容易對疫情做出錯誤判斷,導致給予的治療方案不合理,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此外,基層畜牧獸醫也面臨基礎設施不完善問題,同時面臨養殖戶不配合防疫工作開展情況,導致檢疫工作無法高效開展,難以對疫情做出及時、準確判斷,給整個養殖業帶來了疫情擴散威脅。
為推動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完善工作機制,使獸醫從繁重工作任務和艱苦條件中逐漸解脫出來,保證獸醫工作的積極性。結合工作實際,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站還應制定科學的聘用和解約管理制度,通過改善基層獸醫福利待遇提高人員在工作中的主動性,促使人員能夠按照工作要求提高自身技術能力,規范開展動物防疫工作。在物質條件得到改善的情況下,也可以吸引更多專業獸醫參與到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使防疫工作隊伍得到壯大,緩解人員工作壓力,促使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向著良性方向發展。在防疫人員日常管理中,還應建立相應獎懲機制,督促人員學習先進、科學動物防疫技術,在工作中發揮創新能力,應對復雜的動物疫情防控局面,保證防疫工作有效開展[2]。建立嚴格疫情報告制度,確保獸醫在發現疫病苗頭后及時上報,能夠對動物疫情做出迅速反應,啟動應急機制保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針對因未落實防疫工作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人員,需要通報批評乃至解約,確保人員責任心得到增強,能夠得到綜合素質提高,促使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向著規范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在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畜牧獸醫需要經常性的開展動物檢查、檢疫免疫等工作,需要采用各種檢測設備和儀器。為保證工作高效、科學開展,還應對基層防疫工作條件進行改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人員攻克動物防疫難關提供保障。結合這一目標,相關部門還應深入基層開展調查,投入足夠資金為檢疫站配備齊全設備,并加快推進動物防疫監測室的建設,為動物疫病檢測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確保疫病源頭能夠得到及時發現。通過監測室規范開展動物疫病檢測、防控、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推動工作的信息化建設,能夠為防疫工作開展提供科學指導。為保證地方動物防疫需求能夠得到滿足,還要提高設備引進的科學性,制定明確引進計劃,促使防疫技術得到改良。在良好工作條件的支撐下,動物防疫工作能夠快速開展,并且使失誤率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在日常工作中,為加強儀器設備的管理,需要建立檢修、保養制度,定期對檢疫站的基礎設施進行檢查,發現儀器失靈或損壞等情況做到立即維修或更換。在制度的約束下,儀器養護工作能夠得到落實,促使儀器設備使用壽命得到延長,為獸醫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動物防疫工作開展需要養殖戶的配合,因此在培養獸醫人才的同時,還應加強防疫工作宣傳,加強與養殖戶的溝通,確保養殖戶能夠按照技術人員要求搭建窩棚和打掃衛生,完成應急消毒物質儲備,按時開展消毒工作,使動物養殖環境得到改善。針對各個養殖區,都要組織團隊開展實地考察,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衛生管理規則,在動物防疫方面加強示范。定期進行養殖區衛生抽查,督促養殖戶按照國家衛生管理制度維護動物衛生,能夠降低疫病發生的可能性。在檢疫和免疫工作開展方面,需要加強宣傳,對疫苗知識進行普及,確保養殖戶能夠配合獸醫人員開展疫苗注射工作,保證疫苗接種的有效性,從根源上加強動物疫病防治。此外,需要加強防疫知識宣傳,組織養殖戶學習畜牧動物防疫方法,以便在疫病發生初期及時判斷和阻止疫情擴散,在獸醫人員指導下科學防疫。在各個養殖區,需要設立技術咨詢點,選派獸醫人員坐班,加強養殖區疫病監控的同時,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在養殖戶認識得到提高后,能夠正確進行突發疫病處理,并及時將疫情信息報送基層獸醫人員,由人員根據疫情提出科學防疫措施,保證轄區動物防疫工作得以高質量開展。
綜上所述,基層畜牧獸醫的動物防疫工作在動物疫病防治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關系到畜牧養殖業能否取得健康發展。而獸醫人才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的存在將給動物防疫工作開展帶來困難,造成防疫工作成效不佳。為推動防疫工作高效開展,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機制壯大防疫隊伍,并通過改善工作條件和加強防疫宣傳改變防疫工作現狀,繼而使防疫工作得以規范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