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宏 張海燕
(1.如皋市如城街道畜牧獸醫站,江蘇如皋 226500;2.如皋市畜牧獸醫站,江蘇如皋 226500)
所謂屠宰檢疫,是由法定機構、法定人員,依據法定標準而對屠宰動物的胴體、頭、蹄、內臟等,進行一項強制性行政措施。所謂肉品品質檢驗,原則上以獸醫學、公共衛生學和食品營養學等理論為基礎,對肉品品質固有的形態、生理和食品營養狀態的檢驗。
就本質而言,屠宰檢疫是行政行為,由政府指定機構執行。而肉品檢驗,則是企業自覺行為,是社會認可屠宰企業生產產品的例行活動。從執行過程來看,兩者隨屠宰而同步進行,根本上都在確保買賣肉品的安全,保證民眾食肉的安全,推進畜牧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將該放的權利放下去、將該管好的事務管好,是國內市場經濟實現良性競爭的客觀要求。現階段,優化生豬屠宰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實現生豬屠宰檢驗檢疫的歸并,同樣是相關政府部門職能轉變的現實要求。
另外,當前生豬屠宰檢疫、檢驗工作,統一劃歸到農業部門監管,也為實現生豬屠宰檢驗檢疫的歸并創造條件,完全可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相關檢疫檢驗制度的完善,促使生豬屠宰檢驗檢疫“兩檢合一”簡潔辦事效率。
現階段,生豬屠宰檢疫、檢驗工作,統一劃歸到農業部門監管。在監管職能明確后,涉及到的屠宰檢疫、肉品檢驗的主體責任會更加明確。但是,暴露出來的問題,同樣很明顯。其一,涉及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工作任務相應增加,但是人手不夠的問題沒有得到改善。其二,涉及到屠宰生產企業,更方便去推卸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涉及到零售商販,會傾向《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替代《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混淆大眾。而基層消費者,更是很難區分這兩個證明,往往會以為“檢疫肉”即“放心肉”,而給不法商販謀私利以可鉆空隙。
總之,“兩檢合一”后出現的類似問題,我們必須要正確對待,能進一步統一獸醫衛生檢驗制度,明確檢疫檢驗主體與出證的關系問題,以保證“兩檢合一”工作的順利執行。
針對屠宰檢疫,官方獸醫是執行主體。針對肉品檢驗,屠宰企業是執行主體。將屠宰檢疫檢驗工作歸并后,首要應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更加明晰檢疫檢驗的責權利。對此,根據一線工作經驗,檢疫檢驗的執行主體一般會發生這三種變化:第一,完全由官方獸醫執行;第二,完全由肉企自檢;第三,依托第三方執行。
如果以官方獸醫為主體,則必須面對人員不足的問題,同時也違背了企業是肉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主體原則。如果以肉品屠宰生產企業自檢主體,則違背了《動物防疫法》要求由官方獸醫實施現場檢疫的要求。而依托第三方,就目前行業現狀來看,則更加不現實。
結合工作實踐檢驗來看,最理想的狀態是屠宰企業配備與其生產能力相匹配的獸醫專業人員協助官方獸醫實施現場檢疫檢驗,出具相應的檢測報告。2官方獸醫進行抽檢,依據抽檢結果結合企業出具的檢測報告開具相應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同時考慮將《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兩證合一。
針對當前國內屠宰產能過剩、代宰現象普遍、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推行“兩檢合一”模式對提升生豬屠宰檢驗檢疫工作質量意義顯著。但是,自執行效果來看,該模式用于規模化屠宰企業效果最佳。而用于小型屠宰企業則存在不少漏洞。為此,針對不同的屠宰企業,有必要推行分級管理機制,配套相應的管理制度,以提升屠宰檢疫檢驗的質量。同時,針對不同的畜種,更應劃定不同的屠宰標準和技術規范。當前針對生豬的屠宰標準和技術規范已經出臺,后續的牛羊、禽類、犬類等等都應持續跟進。
根據《動物防疫法》的要求,動物產品檢疫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指派官方獸醫具體負責,明確了生豬屠宰檢驗檢疫“兩檢合一”后的執行主體責任。同時,根據《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的要求,官方獸醫能同步動物屠宰做好檢疫工作,例行必要的實驗室疫病監測工作。但是,畢竟相應的法規條例執行已經有近十年的光景,很多情況都發生變化,尤其某些條款已經不能保障“兩證合一”下的生豬屠宰檢驗檢疫工作的順利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務必要做出優化。
在確保買賣肉品的安全,保證民眾食肉的安全,推進畜牧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生豬屠宰檢驗檢疫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借政府部門職能轉變改革的春風,優化生豬屠宰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實現生豬屠宰檢驗檢疫的歸并,有著現實的必要性。在后續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正視“兩檢合一”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明確“兩檢合一”后執行主體、推進屠宰企業分級管理機制、健全完善調整后規章制度建設,為提升生豬屠宰檢驗檢疫監管工作質量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