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肅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六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阿克蘇 843013)
規模化養殖業屬于我國社會經濟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隨著規模化養殖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奶牛養殖模式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既有所收獲也突顯出了養殖的不足之處。高密度化的集中養殖,對于奶牛養殖的疫病防控等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困難。所以,相關部門與單位、養殖戶等應當重視規模化奶牛養殖中疫病防控的有效性,促進我國奶牛養殖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首先,環境因素。在部分偏遠地區的奶牛養殖場中,由于其內部防疫基礎條件尚未達到國家的相關規范與標準,導致奶牛疾病防疫體制不健全,同時規模化的奶牛養殖場在建設布局與內部設施布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嚴重欠缺健全的疾病防疫、衛生消毒以及隔離等基礎設施,無害化的處理在操作時具備一定的難度,欠缺健全的管理系統,導致養殖場內部管理工作無法正常的開展。
其次,人為因素。規模化奶牛養殖欠缺管理與技術人才,使得現有管理技術非常落后。養殖戶與相關的工作人員不夠重視規模化奶牛場內部的疫病防控,導致奶牛出現疾病時無法及時地采取措施診治。當奶牛養殖場出現疫情的時候,養殖戶不夠重視,導致疫情延誤,這樣對疫情的及時處置與養殖場內部疫情的有效控制都極為不利。因為規模化奶牛養殖場中的奶牛、養殖人員以及車輛等有較大的流動性,而消毒工作卻無法及時到位,使得疫病出現大范圍的傳播。
首先,保障養殖場內部的環境衛生。奶牛養殖疫病與環境衛生存在密切的聯系,所以,規模化奶牛養殖場內部應當時刻保證環境衛生的清潔與干燥。定期清掃奶牛舍、活動場地與喂養用具,填平死水坑,開展殺蟲滅鼠等工作。奶牛的排泄物應當集中發酵,實現廢物利用。飼養奶牛時,應當嚴格的把控草料的質量,確保飼草的干凈與干燥,防止奶牛使用腐爛以及發霉的草料。
其次,建立健全封閉式的管理機制。規模化奶牛養殖場內部應當實封閉化的管理模式,嚴格的控制奶牛場的進出人員,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到奶牛場當中,而對于奶牛場內部的工作人員、運輸車輛、飼草的進出應當及時開展消毒工作,完成徹底的消毒之后才可以入場。當需要采購新品種的奶牛或是引進種牛的時候,奶牛場內部應當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實施檢疫工作,保證每頭奶牛的身體健康,無傳染病毒的攜帶。當新牛入場之后,應當先隔離45d的時間,進行深入的觀察,隨后在開展系統化的檢疫工作,完成以上步驟之后才可以將新牛與其他奶牛統一飼養。與此同時,應當定期開展免疫接種。疫苗接種是奶牛疾病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按照奶牛場內部情況開展有效的疫苗接種工作。針對奶牛傳染病預防的疫苗主要包括:其一,牛巴氏桿菌疫苗。按照奶牛場內部流行疾病的實際情況進行接種,一般是在春季的時候接種牛巴氏桿菌疫苗,同時在奶牛場內部尚未出現牛巴氏桿菌傳染病時便無需接種。其二,亞洲I型、奶牛口蹄O型聯苗以及A型疫苗。生長超過三個月的奶牛均應當接種疫苗。一般而言,在一月份、五月份以及九月份的時候,接種口蹄疫苗。為預防過敏問題,應當準備地塞米松和腎上腺素。其三,牛流行熱滅活疫苗。如果奶牛場內部產生牛流行熱便應當及時注射疫苗。同樣在未出現該病的奶牛場中無需接種該類疫苗。
最后,嚴控消毒防控工作。規模化養殖場內部疫病防控的關鍵性措施還有消毒工作,整個消毒工作落實的實際情況直接的影響著奶牛場內部疫病防控的整體效果。規模化奶牛場在消毒的時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掉外部環境當中的傳播病原體,從根本上切除疾病的傳播途徑。奶牛舍應當定期進行徹底地消毒,其中消毒工作主要包括清掃與消毒兩項。消毒工作前,首先應當將奶牛舍當中的排泄物、雜物等全部清理干凈,之后再進行徹底的消毒工作。在消毒工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消毒液,應當按照奶牛舍實際面積規劃消毒液的實際用量,確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在選擇消毒液時,應當選擇消特靈、消毒威以及衛效等二氯異氰尿酸鈉類合成品,同時消毒液的濃度應當具備合理性。或者是選擇可佳以及滅殺王等二氧化氯類的藥物在奶牛場內部噴霧以及噴灑,確保整個消毒工作的質量。奶牛的口蹄疫病毒對于酸會有明顯的反應,因此殺滅口蹄疫病毒的時候,應當在牛舍當中噴霧或者是噴灑過氧乙酸。在規模化的奶牛場當中,應當多選擇噴灑消毒藥物的方式。先把養殖場全部清理干凈,隨后選擇火堿實施消毒工作。根據規模化奶牛養殖場內外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消毒藥物與消毒方式等,確保消毒工作能夠徹底落實,保證奶牛養殖場內部環境中各種病毒的有效抑制。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有效的防控規模化奶牛養殖場內部的疾病發生率,首先應當重視奶牛舍的清掃、消毒等工作,重視草料的管理,嚴謹喂食發霉編制的草料,定期開展消毒工作,嚴控規模化奶牛養殖場內外的進出,及時進行消毒工作,全方位的防控疾病的出現,確保規模化養殖場的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