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前
(靜寧縣畜牧獸醫中心八里畜牧獸醫站,甘肅平涼 743400)
畜牧獸醫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動物疫病的防控能力,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動物疫病的預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但是受到養殖經營戶經濟實力、疫病預防基礎設施、靜寧縣地形條件、交通基礎設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畜牧獸醫管理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想要降低動物發生疫病的幾率,必須深入研究獸醫管理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建立科學的養殖管理制度,保持養殖場所干凈整潔,為養殖場內的動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部分養殖經營者受到自身經濟實力、文化知識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并未聘請專業的獸醫人員進行疫病防控工作,為了降低動物養殖成本,未定期對動物接種各項疫苗,當養殖動物患病時,部分養殖經營者采取民間土方進行疾病治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耽誤患病動物的救治時間,若是疾病為傳染病,會給養殖經營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1]。目前選擇獸醫專業進行系統學習的學生較少,大部分基層獸醫人員年齡偏大,難以接受新型的疫病預防理念和預防措施,對新型的病毒、細菌認知不足,當養殖經營者向其尋求幫助時,獸醫憑借自身以往的醫療經驗判斷動物患疾病的類型,可能會因判斷失誤而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期,不利于畜牧產業穩定發展。
想要降低養殖動物患疫病的幾率,專業管理人員應依據對靜寧縣畜牧養殖行業市場環境、常發疫病種類、經營者養殖規模、獸醫分布區域等各項基本情況的了解,建立完善的獸醫管理制度,將畜牧養殖衛生規范標準、獸醫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獸醫人員責任劃分等內容包含在獸醫管理制度中[2]。為了確保獸醫管理制度能夠落實到實處,相關部門應建立獸醫監督機制,設立監督管理部門,部門工作人員定期抽查靜寧縣內獸醫的疫病預防工作,若是發現獸醫救治患病動物時未按照部門制定的管理條例,及時向上級部門反饋,并且依據部門制定的獸醫管理制定,對其進行相應的懲處。
靜寧縣內的養殖場大部分建立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受到發展前景、交通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年輕的獸醫人才更愿意到城市進行工作,動物防疫部門應與高等院校進行合作,引進具備較高專業技能的獸醫人才,向其講解靜寧縣畜牧養殖現狀以及發展前景,讓其體會到自身對促進當地畜牧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使得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基層動物疫病預防工作當中。動物防疫部門應加強對獸醫人員的培訓力度,其培訓內容應包含獸醫管理制度、靜寧縣常發動物疫病類型、疫病防范策略、先進醫療設備使用注意事項,提高其職業素養以及專業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養殖動物患疫病的幾率,提高養殖經營者的經濟利潤,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大部分養殖經營者并不具備較高的經濟實力,難以承擔動物接種疫苗的費用,政府可以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減輕養殖經營者的經濟壓力,使得養殖動物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接受各項疫苗,提高養殖動物的免疫力,從而降低養殖動物患疫病的幾率[3]。政府應加強對動物疫病防范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購買先進的醫療設備,定期組織獸醫人員下鄉宣傳科學的疫病防范知識,并對養殖經營者的養殖場進行抽查,若是發現養殖場衛生狀況較差,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向養殖經營者講解正規養殖方式對疫病防控的重要意義。
動物疫病防控部門可以制定“疫病防控”手冊,將動物疫病防控重要性、正規動物養殖方式、養殖場衛生標準、動物疫病防控措施、醫療服務熱線等內容包含在手冊當中,并將其分發給養殖經營者,當養殖動物患疾病時,養殖經營者可以根據手冊中的聯系方式,向專業的獸醫尋求幫助,獸醫依據經營者的描述,初步判斷動物感染疾病類型,并向經營者提出救治建議,從而提高養殖動物的存活率。大部分養殖經營者對動物疫病缺乏防范意識,并未意識到養殖場環境、動物養殖方式對動物疫病預防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與動物疫病防控部門進行合作,制定“疫病防控小知識”海報,在各個養殖場周邊明顯區域張貼海報,養殖經營者、農民可以隨時進行觀看和閱讀,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養殖經營者對動物疫病防控知識的認知,從而降低養殖動物患疫病的幾率。
想要降低養殖場動物感染疫病的幾率,需要養殖經營者、獸醫、政府的共同努力,政府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制定動物養殖管理規章制度,使得養殖經營者在開展畜牧養殖工作時有一個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引進專業的獸醫人才,加強對獸醫的培訓力度,提升其專業技能,養殖經營者積極學習先進的畜牧養殖方式,結合對自身經濟實力、養殖經驗,建立科學的畜牧養殖體系,為靜寧縣的人民提供質量更高的肉質產品,促進當地畜牧產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