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芳
(安徽省太湖縣新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安徽安慶 246430)
在國家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當下,依法防控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尤顯重要。但在防控非洲豬瘟過程中,法律滯后問題成為制約瓶頸。
1.1.1 關于臨時設卡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為控制、撲滅動物疫病,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派人在當地依法設立的現有檢查站執行監督檢查任務;必要時,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設立臨時性的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執行監督檢查任務。”眾所周知,非洲豬瘟疫情防控一年多來,全國設置的那么多公路臨時監督檢查站確實是沒有哪一個檢查站是經過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基本上都是縣級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對照設置條件設置的。
1.1.2 關于法律授權 “法無授權不可為”,這是行政執法人員扼守的執法底線。在非洲豬瘟防控實踐中,不少地方為了加強防堵,I就其間就出臺了一些嚴于國家法律的地方政府令。結果,執法機關都不敢按照政府令執行,造成違法成本低,偷運現象屢禁不止。比如,《動物防疫法》規定,違反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運輸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的動物、動物產品,依據第七十六條或者第七十八條規定予以處罰確實太輕,導致處罰不足以震懾、阻止此類違法行為。有的地方防控指揮部或者政府針對此類情況,加強了I級響應期間的處罰力度,對屢犯決定執行拘留,但終因不是法律授權,結果無法執行。
1.1.3 關于主體設置 公路臨時監督檢查站應當所起的作用是無可替代,但是,由于是臨時組建或者臨時抽調,其值班人員執法身份問題無法保障,甚至有不少檢查站多數是聘請的社會人員執勤,其執行的檢查任務合法性與有效性相當惹爭議。
1.1.4 關于責權問題 一直以來,各地非洲豬瘟防控工作都是在各級防非指揮部領導下具體開展,雖然,規范性文件上都明示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協作,但是沒有哪部法律規定其承擔非洲豬瘟防控相應的職責,不少部門出工不出力,甚至是不出工,僅僅停留在執行文件的轉發和會議的傳達上。
任何事,都是需要人去落實。所以,在防控非洲豬瘟過程中,如何發揮人的積極因素是至關重要的。
1.2.1 國民素質問題 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少養殖者為了減少自身損失,大肆傾銷帶毒豬,甚至引來牢獄之災,害人害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人在執行檢查任務時,發現外省車不是依法查處,而是極力勸返,做和事佬。
1.2.2 知識傳播問題 非洲豬瘟病毒是致病微生物,肉眼看不見。豬體及其產品、軟蜱是其宿主,任何與其宿主接觸的物事,都有可能成為病毒的攜帶工具。積極傳播非洲豬瘟有關知識,宣傳提升豬場生物安全水平,時常提醒筑牢防控意識。
1.2.3 業務水平問題 非洲豬瘟防控工作開展一年多來,甚至還有值班人員不清楚公路檢查站執勤時,需要檢查哪些內容,值班記錄上分不清檢疫證明號,車牌號碼、手機號碼不是多一個就是少一個數字,甚至是隨貨主亂報來登記而不是查看檢疫證明,導致記錄內容與開票系統查證不符。
1.2.4 責任意識問題 有的公路臨時檢查站人員值班只是有人值班而不履行查截義務。通過幾道關卡如入無人之境,待到異地查獲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的先例不是沒有過。市場執法檢查時多數情況下是發現多少處理多少,而不從整體追究,查明剩下的肉品的來龍去脈。
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多次批示和全國一系列重要會議精神,持續通過疫情監測排查與處置、加強泔水監管、道路運輸監管、調運監管和市場監管等關鍵防控措施的落實的基礎上,堅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24字方針,加快重大動物病應對法制化建設。
建議盡快啟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法》立法工作,使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應對有法可依。總結推廣一年多來的防控實踐經驗,建立和完善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各環節法律責任,將政府、部門和養殖業產業鏈各經營主體責任以法律形式制度化,便于應對。
建立一支專常兼備、反應迅速、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國家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隊伍,實現重大動物疫情“國家處置,地方參與”,凸現疫情處置權威。參照國家地震救援隊和國家紅十字救援隊模式,建立國家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隊,實行類兵役制,軍事院校化管理,五年更替制,退役或者超過35歲人員轉入海關外檢或者國內內檢,補充大中城市動物衛生檢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