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輝 徐紳煊 馮景松
(1.寧??h動物衛生監督所西店分所,浙江寧波 315600;2.寧??h動物衛生監督所,浙江寧波 315600)
目前我國的畜禽養殖業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畜禽養殖現代化程度還不是很高,特別是鄉鎮基層養殖戶的養殖方式和養殖場的硬件設施比較落后,養殖過程中病毒、細菌特別容易滋生,這對動物疫病的防控存在著不少風險。由于基層的養殖戶對動物疫病防控意識缺乏,許多的養殖戶更在乎眼前的利益,在金錢面前放棄原有的原則,大批的飼養動物,擴大飼養密度,忽視了養殖中的畜禽健康問題,使畜禽體質薄弱,缺乏抵抗力,從而導致疾病的爆發和傳播,使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失控。
動物疫病防控最主要的是做好監督工作,做好預防,減少疫病的發生和傳播。一些養殖戶的飼養畜禽品種多,養殖場地比較偏僻,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隊伍缺乏等,在監督方面會有很大的難度。監管力度不夠導致動物疫病上報不及時,封鎖不到位、未能建立安全的疫病防控屏障,使動物疫病在一個區域短時間內快速傳播,造成養殖場動物疫病的普遍發病。
動物疫病種類繁多,防疫的任務越來越繁重,對此需要建設一支有著專業技術、責任意識強大的防疫隊伍,但目前為止,防疫隊伍建設不足,人手不夠,而且還有一些人員對防疫技術不了解,防疫技術不清楚,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礙了防疫工作的質量。在鄉鎮基層的動物防疫工作人員中,由于本行業的社會地位及福利待遇偏低,很多專業學校畢業的本科生、大專生不愿意從事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導致了防疫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偏低,增加了動物防疫防控工作的難度。
動物疫病發病率高,類型復雜,每一次發生的時間、程度、規模都不一樣,在防疫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免疫。重大動物疫病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將預防工作放在重點,根據疫病地方流行特征,制定免疫計劃,對重點的地區進行重點的免疫。在動物疫病防控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嚴重的、高危性的疫病一定要實施重點區域全覆蓋免疫。對于散養戶來說,抓好春、秋兩季免疫接種工作,春防、秋防后及時進行補針免疫;對于規模化養殖場,采取程序化的免疫手段,每個養殖場做到全面無漏缺,爭取將免疫工作做到百分之百。為了掌握畜禽群體免疫后的效果,免疫后進行抗體檢測,保證畜禽群體較高的抗體水平。對欄舍、設備、場地等進行消毒,通過殺滅病原微生物從根源上消滅動物疫病的傳播,保證畜禽群體健康。
提高養殖戶的專業水平,將養殖操作過程規范化。一些養殖戶觀念陳舊,導致養殖的方式十分落后,這是影響動物疫病防控水平的主要的因素。還有一些小規模的養殖場,養殖戶只注重金錢利益,不在乎養殖中的安全,隨意丟棄生病動物的糞便,或是病死動物尸體,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導致動物疫病快速傳播,間接性的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必須要對養殖戶進行專業戶培訓,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提供新的理念,讓養殖戶形成正確的養殖觀念,大范圍的推廣健康、生態、合理的養殖理念,積極努力的宣傳生態養殖技術和養殖方法,讓養殖戶摒棄原有觀念,減少在養殖中出現的不規范行為。
對于動物疫病要加強監督管理。養殖過程中由獸醫主管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部門進行監管,定期的對養殖場進行檢查、監督,不定期的對養殖場進行走訪,或是突擊檢查,防止一些養殖戶偷工減料,有不規范的行為。在出現重大疫情時,工作人員要將該地區視為重點的監管對象,以防疫病向外傳播,積極預防各種疫病。
建立一個專業防疫隊伍,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加強防疫工作人員的培訓,制定相關培訓計劃,增強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明確每個人的工作職責。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完善各地對養殖業的管理制度,將動物疫病防控責任真真的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也可以將工作考核和晉升相結合,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強化責任意識。
建立無害化處理廠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動物疫病的傳播有很多的因素,其中有一種就是病死動物處理不當,這些病死動物的身上有著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放任不管就會加大病情的演化。因此應加強對這些畜禽的處理,以政府為主導,建立良好的設備,進行統一、有規劃的處理。以防養殖戶不規范的處理各種病死畜禽的行為再度發生。
動物疫病防控中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科學制定防控方案,加強動物疫病的防控和管理,積極地改變養殖戶的傳統養殖觀念,提高養殖業的規范化,加強動物疫病的監測,努力做好預防工作,為我國畜牧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