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比麗克·蘇皮
(新疆哈密市伊州區南湖鄉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哈密 839122)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蓬勃發展,居民生活質量獲得顯著改善,市場對羊肉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帶動了羊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但是當前,在羊養殖過程中,傳染性疾病是危害養殖效益的關鍵因素,如果養殖戶不對其進行科學控制,容易遭受巨大經濟損失。傳染性膿皰病屬于羊養殖常見疾病,其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多發生于羔羊群體,羊只在患病后,局部表皮會出現膿皰、潰瘍等癥狀,嚴重會導致潰爛,病羊食欲減退、最終廢絕而死亡。因此,養殖戶需要對傳染性膿皰病給予高度重視,并且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與治療,為我國 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羊肉食品。
羊傳染性膿皰主要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其臨床癥狀為:第一,唇型,其屬于羊傳染性膿皰的典型病例,在發病初期,病羊的口角和上唇會出現紅色斑點,隨著病情的加劇,紅斑會逐漸變為丘疹乃至膿皰,該類型病例容易導致病羊無法正常飲食,并且誘發肺炎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第二,蹄型,在羊只患病后,其蹄部會出現膿皰情況,隨著病情加劇,膿皰破裂而出現潰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其會蔓延病羊全身,最終導致病羊死亡;最后,其他類型,例如乳房型、外陰型等,但是這種病例較少,其會將該病傳染給羔羊,并且存在一定的治療難度。
首先,針對口瘡尚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需要養殖戶做好防繼發感染工作,并且對癥治療,治療皮膚潰瘍或者痘疹,可以選用紫藥水以及碘甘油進行涂抹,并且使用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沖洗,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1]。
其次,如果病羊口腔處存在潰爛,可以在口腔中注射低濃度鹽酸,起到傷口清洗和消毒的作用,涂抹抗生素軟膏以及碘甘油,如果病羊病情較為嚴重,需要配合使用廣譜抗生素或者磺胺類藥物,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2]。
最后,在臨床治療中,養殖戶可以選擇以下藥物進行治療:第一,使用敵百蟲和哈拉油,將二者攪拌均勻后,在病患處涂抹,連續使用3到5天具有顯著的康復效果;第二,使用地塞米松和病毒唑,將兩種藥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對病羊注射,并且配合使用碘甘油,連續使用5到7天可以治愈;第三,如果病羊病情嚴重,養殖戶可以使用鏈霉素或者青霉素進行配合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羊傳染性膿皰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其通過黏膜或者損傷皮膚侵襲羊只,容易在羊群中大肆蔓延,帶毒羊和病羊是病毒傳播的主要傳染源,因此,為了避免該病毒在羊群內傳播,養殖戶需要做好引種工作。首先,在羊養殖過程中,要堅持“自繁自養”原則,盡量不從外界引進種羊,避免攜帶病毒而導致傳染性膿皰在養殖場內蔓延;其次,如果必須要從外界引進羊只,需要對其健康情況進行檢查,并且做好運輸工作,盡量從當地引進羊只,避免羊只在運輸途中患病;最后,在引進羊只后,需要先隔離飼養一個月左右,保證羊只健康后進行混合飼養[3]。
首先,養殖戶要合理控制養殖密度,防止羊只在圈舍內出現相互撕咬、踐踏等情況,避免傳染性膿皰傳播;其次,對圈舍衛生進行嚴格控制,尤其在冬春季節,要做好防寒保暖以及補飼工作,提升羊群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最后,定期組織人員清潔圈舍衛生,及時清理糞便和尿液,保證圈舍潔凈衛生,為羊群創設良好的生長環境。
消毒工作是預防傳染性膿皰的重要舉措,需要養殖戶給予高度重視。首先,養殖場要實行全封閉管理模式,制定科學的消毒制度和消毒計劃,并且將其落實到各個飼養環節中;其次,定期組織人員使用不同的消毒劑,對養殖場進行全面而徹底的消毒,尤其對食槽和飲水槽要進行重點消毒,進出養殖場的人員和車輛要經過消毒,避免攜帶傳染性膿皰病毒;最后,養殖場內要合理劃分生活區和生產區,養殖人員進入生產區前要經過消毒,與養殖無關人員嚴禁進入生產區[4]。
當前,在羊養殖中,免疫接種是預防傳染性膿皰的重要措施,因此,養殖戶需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當前常見的疫苗為羊痘弱毒凍干苗,其具有良好的預防效果,在開展接種免疫工作中,養殖戶要從羊只的尾根部或者腋下進行疫苗注射,并且結合羊只重量控制注射劑量。
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羊養殖行業獲得快速發展,養殖戶需要給予傳染性膿皰以高度重視,并且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療,避免疾病在羊群內大肆傳播,保證羊只健康、提升養殖效益,推動我國羊養殖行業的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