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華
(山東益生畜牧獸醫科學研究院)
母豬便秘的臨床癥狀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便困難、糞球干硬等現象。在現實養殖過程中,母豬便秘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實際是此時母豬已經進入病理狀態,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由于糞團在大腸內移動緩慢,水分被過度吸收,機體代謝廢物及各種毒素不能及時排除體外,進而導致腸道菌群失衡,致病菌滋生,腸道屏障及免疫功能遭到破壞,從而引起母豬的一系列疾病。
(1)糞便發酵產生的毒素會損害機體的器官,引起各種炎癥,如子宮炎等,也會加劇母豬的乳房水腫現象,嚴重的會引起乳房炎。乳房炎及產生的毒素都會引起仔豬下痢。
(2)便秘會造成母豬厭食,進而引起母豬分娩無力,充滿糞便的直腸壓迫產道,兩者都會引起母豬難產,產死胎或流產。
(3)便秘會引起母豬精神沉郁或暴躁,母豬坐立不安,容易壓死、咬死、夾死仔豬。
(4)便秘會引起母豬營養不良,進而影響仔豬生長發育。
(5)母豬排便不暢,腸內殘留時間長導致有害細菌在糞便中大量繁殖,增加了母豬被感染的可能性,出現產后熱。產生蓄積酸中毒從而使母豬的利用年限縮短。
便秘對腸道黏膜造成機械性損傷后,黏膜出血。大腸內大量細菌產生的外毒素和內毒素侵入血液后,容易引起細菌和病毒的外源性感染,導致母豬炎癥和抵抗力下降,便秘后腸道內停留著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微生物生長和代謝產生毒素),在非便秘情況下,毒素可以隨糞便排出母豬體外。但是便秘后,體內過多毒素侵入豬的神經系統、皮膚黏膜,如過量麥角毒素被吸收,使乳腺細胞分泌減少,功能喪失。T2進入乳腺組后,導致乳腺組織皮膚病變,誘發乳房炎,乳房炎及產生的毒素均會引起仔豬下痢。
當前母豬的便秘多是腸道益生菌過少、有害菌過多,腸道菌群失衡引起的。 豬的腸道是一個復雜的內環境,包括食物的殘渣、分解產物、蛋白酶、免疫球蛋白、病毒、益生菌、致病菌及其代謝產物外毒素、內毒素等致病因子。在腸道內各成分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時,機體表現出健康狀態,當這種平衡受到沖擊而導致失衡時,機體則呈現不健康狀態。
(1)生理因素
母豬妊娠期相關的各種生理因素也會引起分娩前后母豬的便秘,如母豬的乳房水腫,妊娠母豬的內分泌狀態變化、母豬年齡、飼養管理因素特別是應激因素等都有可能引起母豬的便秘。
(2)膳食纖維不足
膳食纖維的主要成分是纖維、半纖維素等,其在腸道內的最終代謝產物為各種單糖和功能性寡糖,而功能性寡糖能夠給乳酸菌、雙歧桿菌等提供增殖所需的營養,而這類菌的代謝產物能夠濕潤腸內容物促進腸蠕動,粗纖維含量不足造成腸道上述有益菌減少,造成直腸蠕動減少,直腸中沒有足夠的水份而便秘。
(3)蛋白質過高
母豬由分娩前的低蛋白質日糧轉喂泌乳期高蛋白質日糧時,改變了大腸吸收和分泌液體的能力,使大腸變得滿實而便秘。
(4)抗生素的長期不正確的使用,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殺死了益生菌,破壞了腸道微生態平衡,導致菌群生長失調。
母豬便秘主要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有益菌數量減少,致病菌增多,導致腸道細菌毒素增多,蠕動能力減弱,水分過多的在腸道內被吸收所致,所以以清除各種毒素恢復腸道菌群平衡為基本治療原則。
(1)選擇療效確切有抑菌殺菌功效的中藥,殺滅腸道致病菌,如黃連。
(2)選擇療效確切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清除腸道內各種毒素,如板藍根。
(3)選擇合適的有益菌增殖所需的營養物質-益生元,促進有益菌增殖,降低腸道內pH值,抑制致病菌生長;同時,在有益菌增殖的過程中,能夠使致病菌從腸道壁被動清除。
(1)以半乳果糖、木寡糖、甘露寡糖等功能性低聚糖配伍的復合多糖,同時加配以黃連、板藍根等中藥提取液而配制的復方功能性低聚糖口服液作為母豬便秘的治療藥物。
(2)將所配制藥物按一定量添加到母豬飼料中供母豬采食的方法在煙臺地區某養殖場內總計做了15例便秘試驗,其中9頭妊娠母豬,6頭非妊娠母豬,最終達到了理想的預期效果,具體如下:
便秘母豬按每次150ml的用量添加到加料的料槽中,每日一次,整體在12~48h解決了便秘的問題,然后繼續使用1~2d,便秘母豬不同程度有增料的情況,母豬的健康狀況優于其他母豬。
通過試驗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復合功能性低聚糖具有良好的清除腸道毒素、增殖有益菌、抑制致病菌等功效,具體如下:
(1)提供如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益生元,促進有益菌的定殖與增殖,減少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生存空間,從而抑制其生長。
(2)某些低聚糖具有吸附病原菌定殖的功效,能夠把病原菌從腸道壁上吸附掉而隨糞便排出體外。
(3)某些中藥活性物質能夠清除細菌、病毒、真菌等各種微生物毒及機體自身代謝產生的多種毒素。
合理的腸道菌群能夠有益于腸道健康,不但能促進食物在腸道內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夠為機體構筑良好的病原微生物防御屏障,同時提高機體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