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鳴鵬 羅士仙 謝美靜
(泰和縣畜牧獸醫局,江西泰和 343700)
作為農村養豬過程中最為常見的豬疾病,也稱之為氣哮喘病,該病癥主要是由養殖環境過于寒冷以及攜帶病菌豬傳染導致的,一般是由豬胸腔開始發病傳染,對豬的呼吸系統以及心肺功能造成破壞,同時伴有急性肺水腫以及肺氣腫的現象。一旦豬氣喘病大規模流傳開來,會造成豬群染病而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主要是因為豬侵染了支氣管敗血博氏桿菌,或是因為病豬侵染了多殺性的巴氏桿菌使得豬體重不斷產生毒素而導致。傳染性萎縮性鼻炎大多會感染五個月左右的豬仔身上,它的一般癥狀就是病豬發生鼻炎,臉部發生一定的形變,發病嚴重的病豬有時會出現萎縮,呼吸系統功能將會遭受嚴重的破壞,呼吸困難,病豬的整體免疫力下降,此時會伴隨發生其他類型的疾病。
這兩種疾病都是農村養豬過程中比較常見的豬鏈球菌病,并且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危害性較強,治愈難度大。豬發病后的主要癥狀就是出現化膿性淋巴結炎、敗血癥、關節炎以及腦膜炎,在短時間內致死率非常之高。而人感染之后的主要癥狀為敗血癥、腦膜炎以及心內膜炎,如果情況嚴重的話會致人死亡。發病高峰期是從七月到十月,可是此病沒有特別明顯的季節性。
豬舍作為生豬的主要活動場所,其日常管理工作尤為關鍵和重要,如果管理不及時則很容易滋生病毒和細菌,因此養殖戶要科學制定管理計劃。首先,豬舍位置選擇盡量遠離人群密集地和工業區,要通風、滿足光照需求,豬舍建設之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建設完善的排水設施、通風設施等。第二,定期實施消毒。非養殖人員盡量不要進入養殖場,避免帶入細菌,定期清理糞便以及沒有食用的飼料,發現疾病情況要及時防控。第三,嚴加管理飼料。飼料要保持營養均衡,過期和霉變的飼料不要喂食,清理飼料槽。第四,有條件的養殖戶要實行凈污道分離,要有專用的糞污清除和運輸通道,盡量與飼料運輸等通道分開,并設置專用出欄通道,將運輸車輛隔絕在場區之外,每次使用該通道后要徹底清掃消毒。
強化疫苗接種是預防豬疾病的有效方法,養殖戶在選擇疫苗的過程中應該選擇效果好、質量過關的疫苗,結合豬的生長階段豬舍相應的疫苗。仔豬感染疾病的幾率較大,對于初生乳豬,要注射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2];對于出生25日至30日的仔豬,要為其接種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弱毒疫苗、仔豬副傷寒弱毒疫苗、豬瘟弱毒疫苗、豬鏈球菌苗、豬流感滅活疫苗;對于60日至65日的仔豬,需要接種豬丹毒防御疫苗、豬肺疫弱毒菌苗等;每年的3月到4月之間,還要為各類豬群接種乙型腦炎弱毒疫苗,目前很多區縣一級的動物疫控中心都可對強制免疫的疫苗進行抗體檢測,養殖戶應加強與疫控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確保疫苗免疫效果。
養殖場要盡量避免從外引進仔豬,一旦引入病豬就很容易使養殖場的豬的免疫力降低。在預防肺炎支原體性疾病時要注意疫苗的胸腔注射,而且這種病毒很容易導致免疫逃逸,因此藥物的配合治療很重要。治療豬氣喘病的有效藥物包括四環素、螺旋霉素、甲砜霉素、北里霉素等。
豬一旦感染傳染性萎縮性鼻炎就要進行隔離治療,與病豬有接觸的其它豬也要進行隔離觀察,時間為3到6個月。如果病豬是孕豬,那么它所產的仔豬也要進行隔離觀察,直到斷奶后的1到2個月。對于這類病的預防要注意對豬的居住條件高山,調整居住密度,保證清潔與通風。
豬鏈球菌病的防治首先要接種疫苗。每年春秋都要接種5ml豬鏈球菌病氫氧化鋁膠苗、3ml濃縮菌苗、1ml豬鏈球弱毒菌苗。病豬除隔離外還要對癥下藥。如果癥狀是腦膜炎或者敗血癥,那么從患病初期就應該使用大量的磺胺類藥物或者是抗生素;如果是淋巴結膿腫癥狀,那么就要等到膿腫成熟時,將膿腫切開,把膿汁排除干凈,將傷口用30%濃度的雙氧水或者0.1%濃度的高錳酸鉀進行沖洗消毒,最后涂上碘酊。
農村豬養殖中豬疾病防治措施分析關系到豬養殖水平,為了提升豬養殖戶的經濟收益,目前需要展開疾病防治措施的針對性研究工作。影響農村養豬的主要常見疾病主要分為傳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與繁殖障礙疾病。本研究為促進我國農民增收,進一步保障肉質食品的安全性,著重分析了農村養豬過程中預防和治療常見豬疾病的途徑,希望對農村的豬養殖戶提供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