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芝
(蒲江縣農業農村局,四川成都 610000)
豬瘟又稱豬霍亂,由黃病毒科的豬瘟病毒引起,是一種發熱、急性、接觸性豬傳染病,傳染性強,致死率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多雨的季節為最。豬瘟一旦發生,極易擴散,導致大面積的感染和巨大的經濟損失,減少市場上的豬肉,抬高豬肉價格。因此,養豬場要應用豬瘟疫苗,防治豬瘟。
目前,仍有許多生豬養殖戶采用庭院式圈養方式來養豬,這些養殖戶的規模小、衛生差,防疫器材不足,沒有統一的標準;養殖人員不懂得專業的生豬養殖知識、技術,注射疫苗時的消毒不合格,導致生豬感染其他病菌。這樣的養殖條件是傳染豬瘟的隱患,會加快豬瘟傳播。只有大規模的生豬養殖場才能提供衛生、專業的養殖條件,較好地防疫。
許多廠家都在生產豬瘟疫苗,不同廠家的疫苗質量存在差異。而且,豬瘟疫苗出廠后,運輸、存儲、稀釋不當,也會降低疫苗的質量。豬瘟疫苗可分為淋脾苗、乳兔苗、組織苗、細胞苗。細胞苗的效果不如組織苗,但是,接種組織苗的生豬,超強免疫發生率較高。三聯苗需要的劑量較小,但預防效果不如單聯苗。
接種疫苗的生豬自身的抗體會影響豬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比如,接種豬瘟疫苗時,如果同時接種其他疫苗,就會影響豬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接種地區近期的疫情也對豬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影響。因此,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來給豬接種,集中管控初次接種時的日齡、接種次數、接種間隔時間。
暴發豬瘟主要是因為潛伏感染。豬瘟病毒自然感染了豬的時候,潛伏期通常有3~6d,但也有長達24d的潛伏期。[4]母豬如果在妊娠期間,感染了豬瘟病毒,也未必會發病,因為母豬的免疫能力沒有完全喪失;然而,豬瘟病毒能夠通過胎盤,感染豬的胎兒,導致仔豬在出生前就已經免疫耐受了。
養豬場要與正規疫苗廠家合作,并且注重疫苗的運輸、存儲、稀釋、注射,保障接種到豬體內的疫苗的質量。比如說,豬瘟疫苗的包裝上應印有批準文號;疫苗需要在較高的溫度下運輸和存儲,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降低疫苗的質量;稀釋疫苗的稀釋液不可含有雜質;注射的用具需要消毒;現用現配,稀釋了的疫苗要在規定時間內用完,否則會傷害豬群。
超前免疫是在初生仔豬吃初乳前的疫苗免疫,這樣可以避免母源抗體干擾仔豬,從而使仔豬迅速獲得整齊的較高抗體水平,一般用于長期遭受豬瘟病毒污染的養豬場。超前免疫一般選用豬瘟細胞苗,也有少數情況選用豬瘟淋脾苗。應用超前免疫前,一定不要讓仔豬吃到母乳。
選用疫苗的根據有養豬場的環境條件,以及是否流行過豬瘟。若養殖場規模大、豬多,環境干凈,無傳染源,那么每一種豬瘟疫苗的免疫效果都會很好。若養殖場管理不善,設施條件不足,養殖環境差,尚無瘟疫或僅有個別豬感染瘟疫,那么推薦使用豬瘟細胞苗,來扼殺豬瘟,確保豬群抗體較強,避免個別豬攜帶豬瘟病毒,從而防止豬瘟蔓延。如果養豬場內瘟疫情況嚴峻,就需要用豬瘟淋脾苗。在環境不好的養豬場,細胞苗和組織苗應交替使用,但不可混合使用。
豬瘟疫苗的用量取決于接種對象的體重、感染情況、疫苗類型。一般而言,豬瘟細胞苗用量很大,超過740RID,而淋脾苗用量較少,最低為140RID。疫苗用量不可盲目加大,否則,不但浪費資金,還可能導致豬的死亡。因此,養殖戶在應用豬瘟疫苗前,要咨詢疫苗廠家,確保防疫工作有效且安全,降低豬的死亡率。
接種豬瘟疫苗之前,養豬戶要監測豬群的抗體水平。母豬配種、妊娠時不宜接種,否則更可能感染胎盤,導致流產、早產、死胎,或者仔豬會過敏性休克、死亡。豬瘟沒有流行時,可在仔豬25至35日齡期間接種免疫,但如果母豬已經接種了,那么仔豬會從母豬的母乳中獲得抗體,獲得約2個月的保護,所以要將接種時間推遲至60日齡左右,以免干擾母源抗體。如果發生了疫情,應在仔豬20至30日齡、60日齡時各接種疫苗一次。養豬戶還要做好接種記錄。
生產豬瘟疫苗的廠家很多,生產出的豬瘟疫苗也有許多品種,因此,疫苗對豬群的作用難以預料。為了防止豬群接種后出現過敏反應,養豬戶應預備一些脫敏藥物,如腎上腺素、地塞米松,配合鹽酸異丙嗪、強力解毒敏或維生素C、葡萄糖來使用;并在大規模注射疫苗時,首先隨機抽取幾口豬注射觀察。
養豬場要盡力改善養殖環境,才能避免豬瘟爆發。養豬戶要注意養豬場的環境衛生,注意飼養豬群的密度,保持空氣流通,保持溫度適宜,減少養豬場周圍的環境噪音;配備足夠的防疫器材,向獸醫和疫苗廠家學習養豬、防疫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按照科學的程序防疫,疫苗現用現配,注射疫苗前消毒注射器具。
只有按照要求,科學、規范地應用豬瘟疫苗,才能取得良好的豬瘟防治效果。因此,全國各地的養豬戶和農業服務中心都要了解豬瘟的傳播原因、疫苗種類、免疫方法,根據本地養豬場的實際情況來應用豬瘟疫苗,從而達到防治豬瘟的最佳效果,減少養豬戶的經濟損失,平抑豬肉的市場價格,讓全國人民都能吃上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