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小輝
(滑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滑縣 4564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得以改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養殖行業大幅度發展,傳統的養殖模式已經逐漸被規模化養殖所取代。在規模化養殖中,養殖規模更大,養殖數量更多,對養殖場的綜合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規?;B殖場爆發流行性豬疾病,則會嚴重影響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影響我國農業養殖行業的發展。因此,養殖技術人員要從各個環節入手,全方面提升規模化養殖場的整體防疫水平。
規模化豬場的選址及布局是后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環節,對豬場的綜合防疫工作具有重要影響。養殖技術人員要結合國家提出的在環境衛生方面的需求,結合當地的自然情況,如:地勢、風向、水源、道路,遠離公共基礎設施,以及學校、醫院、住宅、公路等,技術人員要盡可能的選擇地勢平坦、地理位置較高、空氣流通情況好、背風向陽、有緩坡的區域,交通相對還要便利的地方。若地勢低洼,則容易積水,且夏季通風情況不佳,空氣悶熱,容易滋生細菌,引發豬疾病豬場用水量大,如生產用水、生活用水、豬場排污等,在豬場選址時一要考慮水質情況,二要保證水源充足,三要有很好的排污能力,并設置污水處理系統[1]。
為了實現豬場選址與布局的綜合防疫功能,技術人員要根據場地面積結合具體的風向與水流,規劃養殖場的不同功能區域。將生活區安排在上風向,依次為生活區域、生產區域、隔離區域,保證布局合理,安排科學,且布置綠化隔離帶。綠化隔離帶能夠隔離各個功能區域,起到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防疫、防火等作用。場內分設凈道(4m)和污道(3m),路面輔設水泥,二者不能交叉。生產區內的道路中間應設有消毒設備,并不可直通場外;隔離區可單獨設置一條直通場外的道路,方便衛生防疫。道路一側設明溝排雨水、暗溝排污水,如果當地年降水量較大或豬場規模較大,可增設排水系統。豬場大門及生活區入口設置消毒池、更衣室,防止人員及車輛帶入病原菌。
相較于傳統的散養養殖模式,規?;B豬場就有豬數量多、養殖規模大、疾病傳播快的特點,若養豬場內爆發豬疾病,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性特點,對養殖場的發展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養殖技術人員要結合規?;i場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具有較強適應性的免疫接種管理體系。技術人員要了解豬場內的各種常見豬疾病,掌握豬疾病的誘發原因、病發癥狀、治療方法及預防方法,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接種方法,保證免疫接種管理體系科學、嚴謹,提高規?;B豬場的免疫管理水平[2]。養殖技術人員要結合具體的數據調研與母源抗體實驗結果,確定養殖場內各項豬疾病的初次免疫時間,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免疫疫苗,保證疫苗運輸安全,對疫苗的保存及注射采取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提升規?;B豬場的免疫接種管理整體水平,控制豬場的疾病發生情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流行性豬疾病,保證養殖場經濟效益穩定。
上面提到的關于豬場選址與豬場免疫接種管理體系的問題,一方面能夠從根源處預防豬疾病,降低豬疾病的發生概率,另一方面能夠提升豬自身的機體機能,強化豬的免疫能力,降低豬被傳染病毒的幾率。但是,豬的一生中必不可少會生病,養殖技術人員要認真分析地區內較為常見的豬疾病,如:豬瘟、豬肺疫等,結合實際情況,考慮是否接種仔豬副傷寒、豬藍耳病等疫苗。
養殖技術人員可以建立豬常見疾病防控體系,記錄每一頭豬的接種歷史及發病情況,清楚每一頭豬的來源,若需要引進新豬,需要進行隔離觀察,保證沒有攜帶疾病病毒之后進行疫苗接種,進行混養。養殖技術人員要定期進行規?;i場的檢疫工作,若發現豬群疑似傳染病,則盡快隔離確診,上報上級,對豬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3]。養殖技術人員還要做好其他疾病防控工作,比如:定期清潔豬舍、定期消毒、保證豬舍通風良好、每月消毒一次生產用具等。
廢棄物處理是規?;i養殖場管理工作的關鍵環節,若不能夠妥善處理豬廢棄物,則容易自身病菌,或引發豬疾病的二次爆發。養殖技術人員要保證豬舍及豬養殖場內環境的整潔,引進無害化技術,處理尿、污水、病死豬等,避免滋生病毒微生物。養殖技術人員可以引進相應設備,進行糞尿固液分離處理,還可以將固體廢棄物進行發酵,建立沼氣池,將發酵殘渣作為化肥。養殖技術人員要將養殖場內的病死豬送到地區指定地點進行無害化處理,保證養殖場內的環境衛生符合相關標準,避免出現病毒滋生源或傳染源,提高規?;i養殖場的綜合防疫水平。
養殖技術人員要加強對規?;i場的綜合防疫力度,提高整體防疫水平,進一步促進規?;B殖場的標準化發展。養殖技術人員要把控豬場選址及布局、免疫接種管理、豬常見疾病防控、廢棄物的處理四個關鍵點,建立健全的規?;i養殖場綜合防疫機制,引進無害化處理技術,實現生豬養殖場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