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發 張金玉
(湖南省瀘溪縣畜牧水產局,湖南瀘溪 416100)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畜牧業養殖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特別是當前人們對豬肉制品需求不斷加大,極大地促進了豬養殖業的發展,目前,生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但是與此同時,生豬養殖過程當中常常受到很多疾病侵擾,嚴重影響豬只的健康生長。尤其是豬呼吸系統疾病種類非常多,而且發生比較頻繁,特別是氣候突變時,豬呼吸系統疾病也會隨之增多,對生豬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在生豬養殖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重視豬呼吸系統疾病,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豬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避免此類疾病對生豬健康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引發經濟損失。為此,下文結合豬氣喘病展開具體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豬肺炎支原體是引發豬氣喘病的主要病原,該病原在干燥環境以及日光照射和常規的藥液均可將其殺死,黃安類藥物以及青鏈霉素敏感性不強,林可霉素卡那霉素以及土霉素等較為敏感。在豬的呼吸道內存在豬肺炎支原體,伴隨患病豬只的咳嗽,以及噴嚏于喘氣進行傳播,尤其是同一圈舍養殖的病豬與健康豬只,由于直接接觸會通過呼吸道感染而發病,如果豬舍較為擁擠或者純在通風不良情況極易引發傳染。
豬氣喘病只在豬群間流行,對任何年齡以及各種性別的豬只都能造成感染,通常而言,幼豬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同時存在明顯的癥狀,死亡率也比較高,發病豬只以及潛在的帶菌豬,是導致該病傳播重要的傳染源,而且該病發病過程當中沒有明顯的季節限制,冬春兩季受氣溫突變影響,發病率會進一步增多,新發病的豬群,具有暴發流行的特點,豬只的病情較為嚴重,常常會造成大量的豬只死亡。而一些老疫區豬只發病會出現明顯下降,具有較低的病死率,特別是仔豬發病較多,新引進的仔豬或者是新生仔豬在其發病之后,死亡率會明顯增加,而且豬場養殖模式衛生條件等因素,也會加重豬氣喘病的發生。所以在豬養殖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重視圈舍的衛生條件,及時的進行消毒,降低豬疫病的發生。
豬氣喘病在臨床上具有教育長的潛伏期,咳嗽,氣喘是該病的主要癥狀,在體溫以及精神狀況方面不具有顯著的變化特點。隨著豬氣喘病的不斷加劇,患病豬只會出現明顯的咳嗽與氣喘癥狀,而且這些癥狀和外部環境變化有著密切聯系,有時通過癥狀難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合理判斷。
小豬在感染豬氣喘病之后,咳嗽癥狀比較明顯,而體溫、食欲等方面沒有突出表現,伴隨病情的進一步發展,豬咳嗽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多,原來有單聲咳嗽,逐漸轉變為連聲咳嗽,并且干咳轉化為濕咳。發病中期階段,病豬喘氣癥狀更加明顯,并且腹部伴隨運動出現明顯的扇動情況,尤其是靜臥或者站立過程中,更加的突出,能夠達到每分鐘50~60/min的呼吸次數,小豬能夠得到100次/min以上。隨著該病的進一步發展,進入后期,病豬出現急促的呼吸特點,次數也明顯增多,病豬表現為犬坐姿勢,張大口進行呼吸或者將嘴貼于地面進行喘息,咳嗽深弱,咳嗽次數出現一定下降,對其肺部進行聽診存在干濕性羅音,患病豬只長長精神萎靡,食欲明顯下降或者絕食,體溫在40.5℃左右,呈現粗亂的被毛,結膜發甘,畏冷、難以行走,更甚者發生呼吸衰竭,出現死亡。
選擇使用生石膏90g,連翹30g,黃連9g,板藍根30g,黃芩18g,梔子18g,赤芍18g,桔梗18g,玄參30g,丹皮18g,甘草12g,上述藥加開水2500ml,浸泡30min,文火煎取1000mL藥液,灌服或拌料飼喂,2次/d。同時應用土霉素40ml/kg每2天注射1次,5次為1個療程,效果更佳。
對于豬氣喘病而言,由隱性帶菌豬只存在,通常癥狀不明顯,會對其他豬只造成感染,所以必須要充分做好預防工作。當患病豬恢復健康1個月后,隨即選取豬群50頭豬,進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出帶菌豬10頭,隨后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檢查,淘汰陽性豬,凈化豬群,連續三次檢測不出帶菌豬才能保證增豬群得到凈化。同時,要做好科學合理的飼養和管理工作,定期的對豬舍進行消毒,保持衛生的清潔,多通風,勤換墊料,從而保持豬舍的干燥,避免出現潮濕的問題。而且引進的種豬要進行嚴格的檢疫,要具有檢疫證明,種豬進場后要先分群圈養,經過血清檢測后方可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