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佳 何 敏
(蘇州市吳中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江蘇蘇州 215104)
隨著人們的飲食需求的變化,畜牧產業正在不斷擴大,但是食品安全問題依然不能忽視,要提上日程。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動物疫情,動物檢疫工作必須要全面及時。但是我國的動物檢疫暴露出很多問題,這不僅關系到農村的經濟發展,更是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所以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制定完善的政策,加強監管力度,保障人們的食品安全。
畜牧業是拉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動物檢疫是保證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對于地處偏于地區的農村,動物檢疫設備老化陳舊,得不到及時更新,檢驗結果可靠性也不高,一些動物發生了疫情,但是卻檢測不出來,最終還是流入了市場。另外,由于相關部門對動物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宣傳不足,工作不積極,導致很多養殖戶的動物檢疫意識不強,在工作人員進行檢疫時存在著抵觸和不滿的心理,態度消極,阻礙動物檢疫工作的展開。
我國畜牧業的動物檢疫工作涉及多個部門,但是各個部門之間卻并不相互溝通,各自做各自的,一旦有了問題,便推脫逃避,毫無責任可言。這是由于我國的動物檢疫工作監管機制不夠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導致監管力度不夠,相關部門的人員缺乏責任心,工作態度懈怠。這樣的監管力度就會導致一些商販想要投機取巧,趁機鉆監管不嚴的空子牟取暴利。他們將養殖過程或者是運輸過程中死亡的牲畜偷偷送入黑市交易,最終還是被端上了餐桌,危害人們的健康[1]。
針對部分偏遠地區動物檢疫技術落后的現象,政府應當出面解決,高度重視動物檢疫工作的實施程度,在財政上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基礎檢疫設備的投入,爭取給每個村子都配備上更高級、更實用的檢疫設施,改進當地的檢疫手段,改善檢測的環境,提高檢疫結果的質量[2]。同時,動物檢疫工作者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檢疫質量的好壞,所以也要提高檢疫工作者自身的檢疫素質,相關部門可以定期組織對其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檢疫知識和實踐技能、檢疫過程的法律標準等,使其掌握科學的檢疫手段,高效合理地對動物進行檢疫,從而逐漸提高全國的動物檢疫水平。
針對很多養殖戶檢疫意識不強,抵觸動物檢疫的問題,需要政府加大動物檢疫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政府部門可以借助如今發達的信息傳播媒介,如微信、虎撲、微博、頭條新聞、電視等方式快速傳播動物檢疫知識,結合傳統的傳播方式,如報紙、雜質、發傳單、貼廣告宣傳語、懸掛標識牌等方式進行傳播,政府還可以在農村舉辦動物疫情的危害及防疫的講座,召集全村的人來聽講,向群眾普及動物檢疫知識,讓養殖戶能夠正確認識什么是動物檢疫,對自己養殖經營以及大眾的食品安全問題有什么好處,以增強群眾的檢疫意識。嚴格按照政策制定養殖的動物檢疫標準,嚴格監管,并對逃避檢疫的個體進行懲罰,政府可以適當給予他們一些相應的檢疫補助,引導其積極進行動物檢疫。
實施分類管理,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將牲畜按照不同的類別制定不同的檢疫標準,并隨著疫情的發展而不斷更新。加強免疫合格證檢查的力度,檢驗之后的合格證明書需要與標準要求相符合,避免假冒的證明書蒙混過關,對于采用不當手段蒙騙工作人員,企圖逃避檢疫的行為要予以嚴懲。政府要出臺相應的管理政策,協調與動物檢疫有關的各個部門聯合起來監管,從而加大監管力度,增強相關人員的責任心,而且各個部門聯合執法,效率高,威力大。對于販賣感染疫情病死牲畜的行為,要重罰嚴懲,從一處入手徹查整個交易網絡,找到販賣的源頭一網打盡,將違法的黑暗交易快速剿滅,并將繳獲的肉制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對于行為嚴重的涉事人員及檢疫人員,要立案偵查,肅清執法的環境。同時還要加強有關動物檢疫的法律宣傳,通過新聞聯播或者是村干部開會以及召開講座等方式,向養殖戶宣傳《動物防疫法》等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讓他們懂法守法,也能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3]。這樣做有利于使村民合法養殖,合法經營,不將病死的牲畜流入市場,不胡亂屠宰。
食品安全關系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畜牧獸醫工作中動物檢疫是直接影響著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守護食品安全的第一重保障,應當予以高度的重視。但是我國目前的動物檢疫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有關的政府部門相互協調合作,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力度和執法力度,同時也需要經營者的主動配合,共同營造健康的食品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