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映涵 和林春 和 銘 和正功
(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寶山鄉畜牧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云南麗江 674123)
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了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新中國,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畜產品已經從以往的奢侈品成為家家戶戶的日常品,但這同時也帶來了大眾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擔憂,如何加強動物檢疫,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成為值得關注的一項話題。在這樣的社會情形下,有必要加強對畜產品的重視力度,強化動物檢疫監督,從而確保滿足人們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需求,這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畜牧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對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也有著重要意義。
基層動物檢疫是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通過動物檢疫,可以及時把握某一時間、某一地區的疫情,在此基礎上,可以及時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惡化,進而保障畜產品安全。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以及各個國家貿易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使得畜產品成為國際貿易市場上活躍的身影,與此同時,對動物檢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畜產品容易受到天氣、溫度、濕度等狀況的影響,若未經過動物檢疫,則有可能造成疫病的全球擴散和傳播。
動物檢疫人員是參與到動物檢疫工作中的一線人員,他們的思想素質與能力水平對畜產品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從目前基層動物檢疫情況來看,高素質人才不愿意深入基層進行該項工作;而對基層在職動物檢疫人員而言,這樣的情形卻是我們司空見慣的:相關從業人員對動物檢疫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是技能水平低,無法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解決。
傳統的動物檢疫工作往往是設立一個專門的動物檢疫部門,由其單獨負責,在這樣的模式下,工作人員對于“質量”的概念十分淡薄,這種管理方式嚴重阻礙了基層動物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動物檢疫工作是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基層動物檢疫工作人員和基層動物檢疫管理體制等各方面卻存在著許許多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阻礙了畜產品質量的提升,也無法保障社會大眾對飲食健康的需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社會大眾的物質條件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們不再發愁吃不吃得起,轉而關注的是吃的健康與否。若動物檢疫工作沒有做到位,將無法及時發現動物疫情,無法保證餐桌上儲蓄產品的質量安全,日積月累,社會大眾難免會對畜產品的質量產生懷疑,造成我國市場經濟的萎靡。
基層動物檢疫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就是從業人員明確動物檢疫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對基層動物檢疫人員加強培訓與管理,對于基層從業人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并掌握檢疫技術以及檢驗標準。在信息時代,各種網絡平臺與社交平臺為動物檢疫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工作提供了物質基礎,這些平臺不受時間、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使基層動物檢疫人員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通過學習,可以使從業人員更加明確自身的職責與義務,提高對動物檢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市場是由供求雙方共同決定的,因此,在提升動物檢疫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之后,也要通過宣傳教育,是消費者增強對畜產品質量的防范意識,堅決抵制存在安全隱患、商標缺失的畜產品,自覺進行畜產品的監督,與動物檢疫工作人員共同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
基層動物檢疫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所有相關人員的支持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統籌。因此,要讓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員都意識到動物檢疫的重要性。近年來,全面質量管理在或大或小的公司中都得到了足夠的重視。豐田企業也因此獲得了頗大成就。雖然全面質量管理主要是針對產品而言,它強調從源頭到產品售出全過程都要進行嚴格的質量管理。但其核心觀點是,好的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非檢查出來的。若能將這種想法貫徹落實到動物檢疫工作中,想必也會大大降低質量問題發生的幾率。動物檢疫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堅持檢疫工作的總體方針政策,不同工作部門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定期進行檢查,為畜產品的高質量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