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宏輝
(遼寧省鐵嶺縣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所管理辦公室,遼寧鐵嶺 112000)
豬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可導致潛伏感染問題的發生,對實際養豬業發展具有較大的威脅。為了保障養殖安全,即需要能夠對該病癥引起重視,積極做好防控工作。
目前,該病癥在世界各地都具有分布,病毒以前你的疾病不僅僅局限在豬、狗、貓上,很多野生動物也能夠感染該病癥。其中,豬因具有較多的數量以及較大的養殖規模,具有廣泛的分布,則因此成為了該病原體的駐存、傳播宿主,鼠類是該病癥的主要傳播媒介。傳播途徑方面,主要是同隱性感染、發病豬的排泄物、血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接觸之后傳播,且通過呼吸道、生殖道以及皮膚等也可能傳播。此外,養殖設施、人員活動以及運輸工具等也可能成為該病癥傳播的載體[1]。
當母豬患有豬偽狂犬病時,在呼吸方面則將表現出異常,如果為妊娠母豬,還會出現死胎以及流產情況??諔涯肛i在患病后,將表現出繁殖障礙綜合征,表現出屢配不孕以及不發情情況,如在妊娠前期感染病毒,則將對胚胎發育產生影響,在被子宮吸收后再次表現出發情癥狀。在妊娠中后期,豬偽狂犬病的表現則為死胎以及流產,對養殖效益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公豬方面,在感染病毒后,則將表現出附睪、睪丸炎癥,發生萎縮硬化情況,并因此失去自身的價值。仔豬在感染病毒后,在2~3d時即會表現出癥狀,并在3~6d時死亡,死亡率為100%。在20日齡后,發病率降低,在患病后體溫通常在40℃左右,在行走中存在困難以及行走不穩的情況,盲目走動、走路轉圈,眼眶發紅、眼瞼水腫,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無法站立的情況。在患病后,仔豬的生長發育速度明顯降低,成為僵豬[2]。
在實際飼養當中,可以根據豬偽狂犬病發病癥狀,在同流行病學原理相結合的基礎上對該病癥進行診斷。而要想在此基礎上確診病癥,則可以對實驗室檢查手段進行應用。首先,要進行病毒的分離鑒定,這可以說是對該病癥進行診斷的可靠方式。其次即是血清學診斷,可以通過ELISA進行檢驗,該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具有敏感性高、檢驗時間快以及特異性強的特點,僅僅3~4h即能夠獲得結果,且能夠同時檢查大批樣品,這也是現今飼養當中對豬偽狂犬病進行診斷經常使用到的一種方式。
就目前來說,對于豬偽狂犬病還沒有特效藥物,僅僅可以通過綜合性方式進行防控,以此避免病毒繼續傳播擴散,在對豬群體抗力進行提升的情況下保障豬群健康。
在豬場養殖當中,做好自繁自養是對傳染病進行控制的有效方式,也是對偽狂犬病進行控制的關鍵措施。在對新豬種進行引進時,要做好引入區域的把握,避免出現從疫區引進的情況。當種豬引入之后,即需要能夠嚴格按照規定進行一定時間的隔離飼養,加強日常消毒以及檢驗檢疫工作,在經過為期2周的隔離飼養后對其進行采血以及血清學檢查,在經過檢查確認不存在偽狂犬病原之后,再將其轉入到生產群當中進行飼養管理。
對于處于不同生長階段的豬群,需要能夠嚴格以免疫程序為基礎對滅活苗、普通弱毒苗以及基因缺失苗進行注射。通過該方式的應用降低母豬在生長中因受到豬偽狂犬病感染而發生死胎、流產情況,降低仔豬死亡率,這也可以說是對該病癥進行消滅、控制的關鍵方式。當豬群患有該病后,即需要能夠對豬場當中還沒有發病的豬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尤其是母豬要做好免疫重點。對于已經發病的仔豬,即需要對其注射豬偽狂犬病血清,按照腹腔方式注射,以此即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對其死亡率進行有效的降低。對于耐過仔豬,因具有長期帶毒特點,需要以隔離的方式進行飼養,不能夠留作種用。對于陽性母豬,要做好繁殖限制,加強偽狂犬病的預防接種也是實際防控措施應用的關鍵內容[3]。
在豬場當中發生偽狂犬病后,要想對病癥進行控制、清除具有較大的難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即需要能夠嚴格按照免疫程序要求做好豬偽狂犬病疫苗的接種,對管理措施進行不斷的完善優化,避免疾病出現繼續擴散蔓延的情況。飼養方面,在仔豬21d時可以斷奶,對全進全出的方式進行應用,以此即能夠對豬偽狂犬病的傳播起到較好的控制作用。在免疫預防方面,即需要定期加強對豬群的檢測,應用陰性豬注射疫苗方式對豬群的抗病能力進行提升。同時,需要在日常工作當中加強車輛、欄舍以及人員的調度,以及注射當中的滅蠅、滅鼠工作,通過該方式對豬偽狂犬病的傳播媒介進行有效切斷。總的來說,在豬偽狂犬病防控工作中,需要能夠從多個方面入手進行處理,才能夠獲得好的控制效果。
在日常養殖中,需要監測豬場豬群抗體水平,對于具有較低抗體水平的豬,要及時補針。對于表現出陽性反應的豬,要及時淘汰,并在1個月時間內對其進行血清學試驗,連續檢查4次以上,對于經過檢查表現出陽性結果的豬,要進行及時淘汰處理。
在上文中,我們對豬偽狂犬病的防控措施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來豬養殖當中,即需要能夠對豬偽狂犬病癥引起重視,從多方面入手采取措施進行防控,在做好該病癥發生控制的基礎上保障養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