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志楹 李永彬
(1.河南省南樂縣農業農村局,河南南樂 457400;2.河南省駐馬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駐馬店 463000)
雖然當前農村畜牧業發展規模較大,但養殖人員對春季牛病的預防與治療掌握程度不足,如果病情無法遏制,將會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部分牛肉和產品進入市場后還會威脅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春季屬于牛病的高發時期,做好該階段的牛病預防治療至關重要。
分析春季牛病的特點,具體如下:(1)牛肺疫。急性敗血型、肺炎型和水腫型是常見的牛肺疫形式,當患有急性敗血型的牛發病后,牛的體溫將會升高到42℃,并伴隨著食欲減弱的現象,該病會給牛帶來較高的死亡率。肺炎型牛病也會讓牛的體溫升高,同時牛的呼吸變得急促,身體開始虛弱。水腫型牛因水腫的影響,發病時小腹開始腫大,且牛呼吸困難,如果不及時治療,牛會因窒息而亡。(2)牛感冒。應天氣變化影響,牛會出現感冒癥狀,這時牛的體溫升高,且呼吸變得急促。如果牛處于妊娠階段,母牛會因此而流產。(3)小牛腹瀉。雖然牛腹瀉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但春季時節也是牛腹瀉的高發期,這是常見的胃腸疾病的一種。小牛剛出生容易患上該病,如果不及時治愈將會影響后期生長和發育,并增加牛犢夭折率。且牛腹瀉產生的原因與牛感染冠狀病毒和大腸桿菌病毒有關,這些病毒會在病牛的排泄物中存在,容易影響其他牛患病。
養殖場日常衛生管理中,要求養殖人員加強對養殖場內衛生工作的重視,特別是牛的糞便處理問題。應在規定時間范圍內,對養殖場展開消毒工作,及時驅蚊驅蟲,保證牛群在這里擁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避免養殖場內潮濕或悶熱,防止養殖場內滋生細菌。做好驅蚊驅蟲工作,防止牛被蚊蟲叮咬,從源頭上避免牛患傳染性疾病,縮小疾病感染范圍。
養殖人員對牛展開日常飼養工作的時候,應確保飼料量的合理搭配,加強對飼養的監督與管理。應科學按照比例進行飼料分類,根據牛的成長時期和品種差異,結合牛的具體健康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養殖措施,加強對牛的健康檢查,為牛補充營養。
按照養殖實踐,當前人們對牛的腹瀉問題沒有尋找出最佳的根治方法。因此,對牛腹瀉的治療只能從預防角度出發,按照牛的實際情況進行日常檢疫工作,一旦發現有牛存在腹瀉跡象,應立即將其與其他牛群隔離,并展開針對性檢查。同時,對所有牛群進行嚴格的消毒,最大程度上降低牛腹瀉疾病的傳播率。當牛腹瀉發病嚴重時,建議使用氯霉素,讓牛每天口服20mg,服用4次即可,也可以對牛的肌肉注射該藥物,注射250萬~300萬單位,12h/次,連用5~7d就能有所好轉。除了氯霉素以外,也可以使用痢特靈20mg/kg,12h/次,或用磺胺甲醛異噁唑70~100mg/kg,加等量小蘇打內服。為了加快對病情的有效控制,還可一起用濃度為0.2%高錳酸鉀液2000~4000ml,加入少數食鹽進行灌腸。全身癥狀較重時,應對癥醫治,及時輸液。
無論是牛出敗病,還是口蹄疫病,這些都屬于常見的疾病類型,要求養殖人員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通過日常管理與維護避免此病發生。當牛發生這兩種病時,養殖人員應及時將牛與其他牛群隔離,一部分人員檢查病牛的發病情況,合理確定質量方案,另一部分人員對養殖場內其他牛進行檢查,將病牛和健康的牛分開養殖。同時,在養殖場內進行每日定時消毒,病牛如果死亡,對其尸體應科學處理,盡最大程度控制疫情蔓延,防止疾病發生集體迫害現象。
春季時,飼養人員應對牛注射流感疫苗。當流感病毒出現時,飼養人員可以對牛注射兩次免疫疫苗,提高對流感的防治效果。對于牛的具體感冒情況,需要結合相應的癥狀表現,確定牛的感冒類型。治療中建議選擇靜脈注射的方式,讓牛盡快康復。可以使用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該藥物中西結合,標本兼治,對牛羊各種肺炎、支氣管炎、感冒、敗血癥、乳房炎等疾病療效確切,對厭氧菌感染有攻克。此外,該藥物可以用于治療牛羊全身性感染和重癥感染,不明原因引起的高熱性疾病,各種耐藥菌株引起的頑固性感染;用于治療牛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咳嗽、喘氣、感冒,以及支原體等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如果牛的病情并不嚴重,只是輕微感冒,可以對牛展開中草藥治療方式,從而保護牛的身體健康,取得良好的感冒治療效果。
隨著養殖產業的發展,人們在養殖牛群與羊群的同時不斷總結經驗,科學面對牛群的疫病,以預防為主,以治療為輔,爭取合理控制疫情。分析當前牛群的養殖工作,養殖人員需要重視養殖場內的衛生管理工作,通過科學的飼養提高牛的身體免疫力,及時為牛補充影響,加強日常檢疫工作,一旦發現病牛將其隔離處理,防止牛群體也出現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