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碧瑤
(博羅縣畜牧獸醫局龍溪畜牧獸醫站,廣東博羅 516121)
增強豬自身的免疫力是降低其患病率的關鍵,因此從小豬出生開始,就要定期為期接種疫苗。但是由于農村養豬所獲的經濟利益有限,養殖戶為了降低養殖成本,通常不愿在疫苗接種上花費資金,也缺乏疫苗接種意識,這也為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增大了難度。農村養殖戶在地區上較為分散,在大規模為動物進行疫苗接種時也很容易出現遺漏。
在極大的社會需求下,養豬業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入到了這一行業中,但由于資金的有限,只能小規模開展。許多農村養殖戶都未學習過專業的養殖技術,也缺乏養殖經驗,這也增加了豬常見病的爆發率。如沒有給豬定期進行喂藥驅蟲、沒有根據豬的不同生長狀態調整飼料等。加之養殖條件有限,豬舍十分簡陋,環境衛生不達標,都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常見豬疾病產生。而在疾病爆發后,為了節省開支,養殖戶也常常擅自用藥,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不但可能造成豬死亡,還有可能傳染給其它豬,增大了經濟損失[1]。
豬瘟又叫豬霍亂,其發病快,傳染時間短和傳染性強,嚴重時會導致豬死亡,是一種常見的豬疾病。當豬患上慢性豬瘟時,其體溫極為不穩定,或高或低,缺乏食欲,并且四肢無力,行走困難,而且發病時間較長,嚴重時會出現死亡。急性豬瘟則高燒不退,沒有食欲或直接絕食,只喜歡飲水、睡覺,精神萎靡不振,并伴隨嘔吐現象,全身內臟器官會不同程度的出血,糞便惡臭并伴有流膿分泌物[2]。
豬氣喘病具有很長潛伏期,其臨床癥狀主要體現為咳嗽、氣喘,但是體溫和精神狀態等并沒有明顯的變化。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咳嗽和氣喘的癥狀會更加的明顯,并且會隨著外界環境的影響會出現轉變,很難進行病情輕重的區分。豬氣喘病不分年齡、性別以及品種,一般情況下幼豬的發病率較高,并且癥狀明顯,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此病不受季節的限制,冬春兩季由于氣候變化較大,具有極高的發病率。
豬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現為蹄冠、趾間、蹄踵皮膚發生水泡和爛斑,部分豬口腔黏膜和鼻盤也有同樣病變。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豬口蹄疫一般多發于冬春季節直接和間接接觸都能使豬患病,如病豬、泔水、被污染的飼養用具及運輸工具等都能傳播。豬口蹄疫的發病率很高,傳染快,流行面大,對仔豬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首先,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養豬戶必須加強飼養管理,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執行,做好飼養環境的衛生工作,并定期的進行消毒工作,按照相關規定及時的進行豬瘟防疫接種工作,疫苗的選購一定要采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比如市場上主要預防豬瘟的疫苗有:乳兔苗、細胞苗、淋脾苗[3]。進行疫苗接種時,必須由專業的獸醫進行操作和指導,并注意消毒工作,并且注射疫苗后要進行每日觀察,做好觀察記錄。如果豬群中發生患有豬瘟的病豬,要及時的進行隔離治療,并對豬群環境進行消毒,對整體豬群進行檢查。
預防該種疾病的重要措施就是凈化豬群。當患病豬恢復健康1個月后,隨即選取豬群50頭豬,進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出帶菌豬10頭,隨后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檢查,淘汰陽性豬,凈化豬群,連續三次檢測不出帶菌豬才能保證增豬群得到凈化[4]。同時,要做好科學合理的飼養和管理工作,定期的對豬舍進行消毒,保持衛生的清潔,多通風,勤換墊料,從而保持豬舍的干燥,避免出現潮濕的問題。
第一,發現豬口蹄疫癥狀后,立即清除圈內的墊草,嚴格消毒,換上厚厚的,切短的墊草或墊上清潔不帶細菌的新鮮土層。第二,發現仔豬患口蹄疫,初期可用高免血治療,劑量為2ml/kg,肌注或皮下注射。第三,對病豬口腔用食醋或0.1%高錳酸鉀沖洗,糜爛面上可涂以1~2%的碘酊甘油合劑。蹄部可用3%來蘇兒沖洗,擦干后涂上魚石脂軟膏或氧化鋅魚肝油軟膏。第四,對口蹄疫患豬還可以用戊二醛(口克星)按資料說明肌注治療也很有效果。
農村養豬因為其特殊性,投入資金不多,豬舍的建設不夠完善,因此加強對常見疾病的預防和質量非常重要。在養殖過程中對環境的清潔消毒,對豬進行驅蟲,注射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在農村養豬中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根據豬疾病癥狀的不同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是農村養豬戶必須要留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