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培立
(張家口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河北張家口 075000)
冬季豬氣喘病是一種豬支原體肺炎或豬地方流行性肺炎病癥。又被稱為“豬喘氣病”,它具有接觸性、發病緩慢性的特殊呼吸道傳染病并且由支原體引發的病癥。豬氣喘病主要感染在任何品種的豬中間,但發病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剛出生的幼豬或者是還尚在哺乳期的小豬。之后是在剛生下豬寶寶尚在喂養豬寶寶的母豬和快生豬寶寶的母豬。
豬氣喘病主要有急性和慢性兩種發病形式[1]。當豬出現疑似郁悶、平時活動大大減少、飼料的消耗量也大大減少,并且出現咳嗽、氣喘等癥狀的情況,在豬出現咳嗽、氣喘等不同程度的惡化時,大多數是由于豬進行運動引起的。在病情的發生和惡化過程中,咳嗽氣喘的癥狀會隨著時間等一切外在因素發展演變成呼吸困難,并且會在豬的鼻子和嘴上出現一種泡沫狀的不明物體。此時可定義為急性豬氣喘病。而慢性豬氣喘病大多在初期也大多是咳嗽氣喘,但是會由咳嗽氣喘轉變為持續咳嗽氣喘,通過癥狀的持久性慢慢引起豬身體的痙攣癥狀,呼吸困難的時間加長,慢慢引起體溫和食欲的降低,通過長久的“病態減肥”最終造成豬的死亡。只有通過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2],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降低經濟損失。
在平時打掃豬舍時,應及時進行全方位的豬舍消毒,不放過任何隱藏角落,在安全隱患未被發現的情況下“扼殺于搖籃”,通過消毒等殺滅病菌,并且要保證豬舍的溫度,避免寒冷。在發現疑似出現豬氣喘病癥狀的問題豬時,應單獨將問題豬進行隔離,并及時進行有效的救治,避免病情傳染,造成財產損失。
當免疫豬群和其他品種的豬在一起飼養并且發生冬季豬氣喘病時,可采取優勝劣汰的方法,對豬群進行淘汰。淘汰下來的病豬、問題豬通過淘汰、宰殺等方式將傳染源銷毀,在配合預苗和其他療法來減少疾病豬群。
豬氣喘病也為氣喘病的一類,也可以用中醫的方式進行診斷。通過觀察辨別豬的寒熱往來、虛實、升降浮沉等。引起氣喘病的誘因有兩種。第一種是受涼(也可稱為風寒)所致,其常常伴有口舌蒼白,畏寒喜熱、沒精氣神、咳嗽、胃口不好、便稀等癥狀。其大多數來源于豬舍潮濕、氣溫變化大、邪風等所致,也有一部分是豬吃了涼的豬飼料和喝了冰水,還有一些豬從小體質差也極易感染風寒。還有一部分是濕熱所致受寒,其表現為體表發熱、頭痛難忍、眼里的紅血絲增多、由于干燥引起的排便困難等癥狀。第二種是熱邪所致,在例如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豬舍里空氣流通不好,導致熱邪上肺引起氣喘等,其表現為渾身沒有力氣、喜歡涼東西、呼吸急促、身體乏累且有“茶不思,飯不想”等表現。若長時間不進行治療會致使死亡。
通過以上總結可知,在臨床上除了用林可霉素、利巴韋林等進行注射治療外,還可把中藥混合進飼料中飼喂。因風寒所致的病癥應用疏散風寒的中藥來治療,如麻黃18g,生姜5g,炙甘草6g,桂枝12g,蔥白12g,研沫拌在飼料中。成年豬每天60g,小豬每天用量是成年豬的一半。由于濕熱引發的病癥可用疏風清熱藥,防己15g,黃芪15g,桂枝15g,菊花30g,甘草20g,研沫拌在飼料中,成年豬每次20g,小豬每次用量是成年豬的一半,一天三次。由于熱邪所引起的病癥應以清肺祛痰藥為主,前胡75g,貝母、桔梗各50g,枳殼50g,芍藥、藁本各50g,大黃50g研沫拌在飼料中,成年豬每次50g,小豬每次用量是成年豬的三分之二,一天一次。當出現體溫連續升高的情況時可以注射頭孢菌素類搭配抗生素進行治療,但在進行之前要在豬的尾根處放血。冬季豬氣喘病除了以上療法也可以通過增加豬舍的空氣流通,減少溫差大的情況來進行控制。
對于冬季豬氣喘病來說,良好的飼養管理能大大減少病情的發生,豬舍要有良好的空氣流通,并且長期的保持干燥,還要定期進行全方位的消毒和衛生清潔,在喂養方面盡量做到喂養全價飼料[3]。通過專業的管理知識,科學的喂養方法,系統的對養殖場進行管理,用以減少冬季豬氣喘病癥引起的傳染性瘟疫,減少養殖場的經濟損失。
應加強在市場管理和運輸檢疫方面的工作,以減少了小豬仔在運輸、販賣的過程中沾染疾病,加強產地的免疫工作。選擇生產出的疫苗比較正規的廠家,其在安全性、有效性、持久性上都具有很好的療效。疫苗在注射的時候要做到“一只豬,一支針”避免交叉感染。
無論如何,在現有的冬季豬氣喘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可通過早期的預防、減群等方法盡量避免冬季豬氣喘病的發生,當疫情發生的時候也可以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并且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的防治方法來避免冬季豬氣喘病的發生。當疫情發生時,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處理掉問題豬,可通過焚燒,埋葬等方法進行處理,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掉傳染源,減少疫情擴散的可能性,也減少養殖場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