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躍華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象形畜牧獸醫站,江西吉安 343404)
犬類傳染病目前處于高發態勢。犬傳染性肝炎是由狗腺病毒Ⅰ型(腺病毒科、哺乳動物腺病屬成員)引起的犬科動物疾病,一般發生在1歲以內的幼犬,為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也有可能通過胎盤感染。成年犬較少發病,即使發病也常為隱性感染且能耐過。該病發生不受季節性影響,冬季發生率較高,一旦發生病死率較高。
在臨床上,犬傳染性肝炎通常可分為肝炎型和呼吸型兩種。肝炎型發生在初生犬和1歲以內的犬時,通常表現為體溫升高達41℃,伴隨著腹痛、嘔吐和腹瀉,以及糞便帶血等癥狀出現,幼犬在24h內死亡的機率較大。若幼犬發病的病程較長,除了出現以上的癥狀,還會出現流水樣鼻液、結膜發炎和羞明流淚等生理癥狀,以及精神沉郁等表現為心理方面的癥狀,幼犬的口腔及齒齦也可能發生出血現象,或可在幼犬口腔中發現出血點,這些都是肝炎型的常見癥狀。此外,肝炎型還會出現頭、頸、眼瞼及腹部皮下水腫和可視粘膜輕度黃染等比較特殊的癥狀。肝炎型病例較輕的僅表現為食欲不振、體溫稍高、流鼻液等癥狀,一般持續2~3d。呼吸型病犬在臨床上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和心跳加快、節律不齊,并往往伴有咳嗽、流漿性或膿性鼻液癥狀,有的還可能出現嘔吐、排稀便,以及扁桃體腫大伴有咽喉炎的癥狀。
對于因犬傳染性肝炎而病死的犬進行解剖發現,肝炎型可見腹腔積有多量漿性或血樣液體,肝臟腫大,有出血點或斑,胃腸道可見有出血,并伴隨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因呼吸型犬傳染性肝炎而病死的病例可見肺膨大、充血,支氣管淋巴結出血,扁桃體腫大、出血等現象。
病犬的外在表現為精神狀態差,食欲不振、喜喝水,體溫升高,眼結膜黃染,鼻腔有漿液性分泌物,常有嘔吐現象,有的病犬頭、頸、軀干、皮下會出現水腫。病犬痊愈后食欲逐漸恢復,但體重恢復慢,在急性癥狀消失后7~10天,約四分之一病犬出現一過性雙側性角膜渾濁,凝血時間長,出血后不易控制。
臨床上一般根據黃疸、貧血、角膜混蟲、體溫升高來判斷。部分病犬的角膜變藍,所以此病又稱藍眼病。此外,該病還會導致病犬血象變化、紅細胞數、血色素、比容下降和白細胞降低的情況發生。通過血液生化檢查,可發現病犬的丙氨酸轉氨酶ALT升高、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升高、膽紅素增多。然而要對該病進行最后確診,還應依賴于特異性診斷。
針對犬傳染性肝炎的預防,本人經過長期實踐,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對于該病的治療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取得了顯著效果。
在犬只的養殖過程中,應加強飼養管理,嚴格實施獸醫衛生綜防措施。首先,對犬只進行定期免疫預防接種。針對該病,一般對幼犬進行犬傳染性肝炎弱毒疫苗預防接種,方法是:斷奶后的幼犬,每只皮下注射1.5ml;3~4周后再注射2ml;接下來每半年注射1次,劑量為每次2ml。此疫苗免疫期為半年,若犬只發生疫情,即不應再使用。其次,在該病發生時,對被病犬污染的環境須采取有效措施消毒,避免對健康犬只造成傳染,消毒劑可選用3%福爾馬林、火堿水、次氯酸鈉或0.3%過氧乙酸,對病犬生活過及可能污染的環境進行徹底消毒處理。
我國傳統的中醫不僅對于人類的各種疾病有系統的治療方法,對于動物疾病治療也有獨到的療效。因此,我們要發揮我國傳統中醫藥的優勢,對于采用中醫中藥治療動物疾病進行研究,加強中醫藥在獸醫科學中的應用。針對犬傳染性肝炎的中藥方為:茵陳、山梔子、車前草、生地、大黃、木通、黃岑、金銀花、龍膽草、當歸、柴胡、甘草組成藥方。本方以瀉肝火利濕熱為治則,旨在治療肝膽濕火所引起的疾病。每天1劑,連用6天。龍膽草瀉肝膽實火,生地、當歸滋養肝血,柴胡柔肝為佐,使邪去而不傷正氣,木通、車前草利尿,引濕熱從尿排出,黃芩、山梔子清上導下助主藥清除邪火,大黃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消瘀,茵陳的功效是退黃,清熱利濕,金銀花清熱解毒,甘草和中,諸藥合用瀉肝火利濕熱,該方劑對犬傳染性肝炎治療極為有效。
在施用中藥方的同時,對病犬采取輸液、配合全身應用抗生素和口服保肝藥等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治療。常用的針劑有犬傳染性肝炎與犬細小病毒性腸炎二聯苗和犬五聯苗。在犬只的病情得到確診后,為了緩解病情、控制感染,可應用犬傳染性肝炎高免血清,每只犬按每公斤體重2m1皮下或肌肉注射,連用3天。為防止病犬發生繼發感染,還需使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此外,針對病犬癥狀可采取適當的對癥療法和全身療法也是非常必要的。如保肝利膽可口服肝泰樂片,為改善全身狀況和提高機體抵抗力可通過輸液補充多種維生素制劑。
另外,還要注意對治愈無望的犬只應立即撲殺和進行無害化處理,以避免其對其它犬造成傳染,切斷病情的傳播。
2019年3月15日上午,象形林場一職工賀某牽來一只雜交犬求治。患犬體重14kg,9月齡,步態不穩,精神沉郁,共濟失調。主訴:病犬幾天來飲食減少,不愿運動,臥地不起,時有嘔吐。檢查體溫40.8℃,全身皮膚發黃,眼結膜棕黃,眼睛發藍,視覺反應極弱,小便黃而短少,鼻鏡干燥無濕潤,鼻腔有漿液性分泌物,舌苔淡黃,診斷為犬傳染性肝炎。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100ml加ATP1支、氨芐青霉素2.5g,連續輸液3d,肌注板藍根5ml/次,并囑口服肝泰樂、肌苷、阿莫西林膠囊各2粒/次,一天2次,同時灌服中藥龍膽草5g、茵陳3g、山梔子3g、車前草4g、生地4g、大黃3g、木通3g、黃岑5g、金銀花4g、柴胡5g、當歸4g、甘草4g,一日一劑,連服6d痊愈。
本文通過對犬傳染性肝炎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預防措施以及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治療的過程和療效進行探討,借此拋磚引玉,以期與本行業專業人員共勉。筆者所在門診從2016年至今,共收治犬傳染性肝炎20例,治愈犬17例,治愈率達85%,證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犬傳染性肝炎效果良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