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奇仙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水產養殖場,廣西崇左 532599)
稻田禾花魚是一種雜食性魚類,它的飲食范圍及其廣泛,既可以吃稻田里的害蟲、有機碎屑,還可以吃米糠之類的農家飼料。稻田禾花魚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即使換了較惡劣的生長環境它也會很快適應的,并不斷繁衍。本文著重闡述禾花魚的稻田養殖技術,為禾花魚的生態養殖可以提供有用價值。
禾花魚屬于鯉科溫水性魚類,身體短小而寬肥,全身呈紫褐色,皮薄肉嫩,隱約中可見其內臟。它肉厚刺少,只有一根主刺,吃起來非常方便,肉質很細膩,還沒有腥味,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可以用來加工成很多副產品來食用。禾花魚在生長過程中可以食用多種雜物,例如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有機碎屑,農家飼料的麥麩、米糠,還可以吃青草、青菜葉或木薯葉等,它可謂之雜食性大胃王。
禾花魚的養殖成本相對較低,營養價值又很豐富。由于近些年農藥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嚴重破壞了禾花魚的生長環境,導致產量嚴重供不應求,售賣價格也是提高很多。但禾花魚的養殖方法相對于鯽魚來說簡單方便很多,利用稻田便可以養殖禾花魚了,而且禾花魚會加速稻田中有機物的分解,為稻田增加很多有機肥料,它吃害蟲可以為稻田除蟲,阻止害蟲破壞,提高稻田產量;通過養殖禾花魚也改善了自然環境,使用自然界的飼料就可以使禾花魚產量增多,減少成本投入。禾花魚適應性很強,對生長環境的變化能快速調整自己,以最好的狀態適應新環境,并且快速繁殖,生長又快[1]。
養殖禾花魚的稻田水源要充足方便,不會受旱澇季節的影響;陽光照射時間也要適宜,保證稻田水溫適宜;水質要不受任何污染的;土質肥沃,要具備保水保肥澆灌方便的田地,并且更要具有防洪抗澇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適合禾花魚養殖的稻田要大小適宜,太大影響對禾花魚養殖的操作管理,太小又不利于良好水質的保持,面積最好介于三至五畝之間。
稻田選擇好后,要對田間地況做一些適當的硬化修整。田間溝的處理要堅實個穩固,方便排水利于捕魚,溝與溝做好相互聯系處理,做好攔魚設施,避免發生魚苗逃漏現象。稻田的修整完成了魚苗更好生長的自然環境。
魚種下稻田之前的一周時間里,要適當加深稻田水位,水量調整好后在稻田中施放一些農家天然肥料,待到稻田水的顏色整體呈現出清晰的土褐色時,水中又漂浮很多繁殖的浮游生物和魚苗喜愛吃食的一群藻類,此時,便是投放禾花魚魚苗最好的時間。
為保證魚類的營養價值與經濟效益,計劃好魚種的養殖密度,投放的禾花魚魚種要選擇種質良好,體格壯實的,要無病無害精神飽滿的。為了不影響禾苗的優質生長盡量要早投放,可使生長周期相對長些,可提高魚類的總產量[2]。魚種投放前,可采用一定含量的氯化鈉液體浸泡魚種進行消毒措施,放養時要確保兩個環境的溫差不宜超過二攝氏度,緩緩的將魚苗倒入稻田里的田間溝中,讓其自由的游走在田間。做好魚苗的準備與投放有利于魚苗更快的適應新環境,減少死亡率。
巡查稻田。禾花魚在生長過程中,養殖人員要定期做好稻田情況的巡查,觀察魚的活動狀態,有無浮頭,是否發病,生長狀況如何,觀察其進食狀態,稻田水質量有無變化。觀察好水流做好流速處理,保證水質良好,依據需要調節好相應的水深,及時做好魚溝和魚窩的清潔規整,確保魚溝的水暢通無阻,清理好魚窩確保滿足魚窩蓄水量高度的需求,使禾花魚可以在一個優質環境下生長。做好防暑降溫和防止禾花魚逃漏的工作。
施肥與餌料投喂措施。根據魚種在生長中的需要,適時地對稻田施加有機肥料,主要以堆肥為主,輔助用農家的青飼料或精飼料,其實堆肥就是使用稻草和農家牲畜糞便等堆放在稻田的合適位置,再用泥巴或木板等壓蓋緊實,使其發酵一周左右后在進行投喂。根據天氣變化的不同,注意好肥料的選取,觀察好水質變化。通常魚苗投放的一周時間內不需要進行投喂,禾花魚可吃食稻田中自由的小動物、有機碎屑和掉落在稻田里的稻花,待一周后左右田間的動植物被吃食完,結合禾花魚的需要投喂飼料,農家飼料主要有米糠和精飼料,還有青飼料,木薯葉、青菜葉、青草等。
蟲害病防治。禾花魚在生長過程中,經常遭遇蟲害問題,蛇鼠蟲鳥都是禾花魚良好生長的敵人,嚴重降低了稻田禾花魚的產量與生長質量。養殖人員要根據不同敵害的生長特點來做好防治辦法,蛇類可采用筑窩捕捉或是圍網攔截;鼠類可用老鼠鉗或水泥殺;鳥類則可根據其畏光畏聲的特點,利用稻草人掛光碟或是燃放爆竹等來驅趕鳥類;對于蟲類,可利用誘蟲燈對其進行捕殺;稻田禾花魚的養殖過程中幾乎很少生病,但水溫超過十五攝氏度以上后,水中病原就會滋生危害到魚類,導致魚病蔓延,所以要做好預防工作,前期一定要注意觀察防治水霉病的產生,每個月做兩次坑塘和魚溝的消毒清潔,發現魚病馬山處理,注意不可傳染,以免造成養殖人的經濟損失。
養魚稻田怎樣使用農藥。對于養殖禾花魚的稻田來說,農藥的選擇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有針對性、效果強、無毒或超低毒、無殘留或超低殘留,拒絕使用對魚類有破壞的農藥。選用水劑稻田農藥,不可使用除草藥物。注意好農藥使用量和使用濃度,避免對禾花魚造成影響[3]。在對養殖禾花魚的稻田施用農藥前,將稻田中水位提高10cm左右,夏季溫度較高,農藥噴灑時間最好是上午九點前或下午四點后,這個時間噴灑農藥,可降低農藥對禾花魚的傷害。噴灑農藥時切忌不可直接噴入水中,要向上發散的噴,最好都噴灑在稻株上,減少水中農藥的融入量。
經過悉心照料禾花魚的成長過程,促使其更好的茁長成長,魚苗健康,肉質鮮嫩,產量更是可以給當地村民帶來不小的收入。
稻田經過改造后,禾花魚的產量有了明顯的提高,改造后的稻田環境形成了適合禾花魚生長的自然環境,田埂,田溝、水流、陽光等都更加適合禾花魚的生長,有利于提高禾花魚的成活率及促進生長;在禾花魚的養殖中,水位的調節與肥料的添加很重要。配合人工食料喂養,可適量增加苗種數量,增加禾花魚產量;合理放置誘蟲燈后,可減少對稻田使用農藥殺蟲,增加了禾花魚的食料。經過改善禾花魚的養殖技術,在提高了禾花魚產量與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使我國全民小康更近了一步。
綜上所述,養殖稻田禾花魚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稻田作為養殖基地,根據田地的條件及環境做好硬化修整,結合氣候變化調整好魚苗投放的時間,適量補給魚苗的餌料,做好病蟲防害工作,控制好禾花魚生長的水溫及環境。保證禾花魚健康成長,提高禾花魚的產量與營養價值,保障魚類養殖經濟的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