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鵬 衛雪峰
(1.山西省沁縣定昌鎮畜牧獸醫技術服務站,山西沁縣 O46400;2.山西省沁縣郭村鎮畜牧獸醫技術服務站,山西沁縣 046408)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而誘發的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此病病程短、發病迅速、發病率高,同時會造成雛雞免疫抑制,加重并發病感染幾率,給養雞產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自然感染條件下,此病僅感染雞群,不同品系雞只都有易感性。其中,肉雞較蛋雞的易感性最大。從發病日齡來看,2~15周齡雛雞易感,一直到3~6周齡,此病流行進入高峰期。自感染途徑來看,致病病毒會隨病雞排出糞污間接傳染,經易感雞群的呼吸道、眼結膜、消化道等感染。此外,此病還有經蛋垂直感染的可能。
自癥狀表現強弱,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
多數為急性爆發,而且多見新疫區、高度敏感區。此病流行初期,先見個別雞只發病,精神萎靡、翅膀下垂、羽毛蓬亂、食欲不振。個別病雞,頻繁有啄泄殖腔的情況。出現上述癥狀后,1d可迅速波及全群。發病雞畏寒,扎堆、垂頭、伏地等。后期,隨病情加劇,多數在發病后1~2d死亡。
非典型感染大多發生于老疫區或已經經過低毒力毒株感染后.產生部分免疫力的雞群。此感染類型的感染率高,發病率低,癥狀不明顯,主要是造成免疫抑制。其發病雞群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并表現出輕度腹瀉。雖然死亡率較低.一般在3%左右,但是病程的流行期很長,并可能反復感染。
對于典型感染的病雞,剖檢可見:尸體脫水,胸肌和腿肌上有不同程度的條狀或者斑點狀出血等四。法氏囊、盲腸扁桃體常發生出血、腫脹,而肝臟、脾、肺等器官常出現出血壞死等。輸尿管和泄殖腔內充滿尿酸鹽沉積,輸尿管有的還發生腫大。腺胃和肌胃交界處有時還可見到橫向出血斑點或者潰瘍等。對于非典型感染的病雞,剖檢可見:法氏囊萎縮,皺襞扁平。有時囊腔內還有干酪樣物質。其胸肌、腿肌也可能出現輕度出血現象,同時腎臟可能發生水腫,并伴有尿酸鹽沉積等。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結合剖檢病理,基本可初步診斷此病。
一般會有“一過性”尖峰死亡曲線,流行后1周皆可停止。
典型性病理,傳染性法氏囊嚴重受損,腿部肌肉有諸多斑點狀出血。
確診,需結合雛雞接種試驗、雞胚接種試驗而定。
總結以往控病經驗,流行初期蛹高免血清、高免卵黃液、家禽基因工程干擾素,輔以抗病毒、抗細菌、抗球蟲類藥物,能很好控制此病的流行和發生。較為高效的綜合療法,參照如下:
此病流行初期,用高免血清、高免卵黃液或家禽基因工程干擾素,適量注射,一般1次可見效。必要時,連續用2次,均能起到不錯的康復效果。適用劑量,2~5周齡,每羽用0.5ml;6~8周齡,每羽用1ml;9~15周齡,每羽用1.5ml。
后期治療,經藥敏試驗,雞囊清、囊毒克、囊必凈、腎腫解毒藥等等,可作為臨床用藥選擇。雞囊清、囊毒克、囊必凈等,拌料喂服,每天3次,連續用1周。腎腫解毒藥、腎疏通寶等,混飲喂服,每天2次,連續用1周。
預控并發病,適用恩諾沙星、球痢靈等,拌料喂服,每天3次,連續用1周。或者,適用氟哌酸、氟苯尼考等等,混水飲服,每天3次,連續用1周。
藥物治療期間,注意改善病雞喂料條件,飼料中適量加維生素C、電解質,加低蛋白新鮮飼料,連續用1周。同時,注意場地衛生,勤換墊草,改善舍內通風,以有利于患病雞康復。
此病的預防,應自兩大方面著手:
其一,健全場內生物安全措施。嚴格消毒管理,配合全進全出,營造清潔衛生的生長環境。加強飼喂管理,配用全價飼料,禁用霉變料草,注意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
其二,規范雞場防疫接種工作。適用此病接種的疫苗,有弱毒苗和滅活苗。雞場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免疫程序。注意疫苗要處在正規廠家,接種要嚴格瓶簽操作,控制好接種時機。接種防疫期間,應留意雛雞有無母源抗體保護。有母源抗體保護的雛雞,首免在2~3周齡,用弱毒疫苗或中等毒力疫苗。間隔2~3周后,加強免疫1次。無母源抗體保護的雛雞,出生后用弱毒苗或中等毒力疫苗,滴鼻、點眼免疫,用量每次0.05ml。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而誘發的急性、熱性、高度傳染性疾病,此病當前以雞為易感對象。尤其在2~15周齡雛雞最易感,一直到3~6周齡,此病流行進入高峰期。此病造成的最大的危害是,會造成雛雞免疫抑制,加重其他病害并發感染的可能。
本著科學防病的理念,文章分析此病的綜合療法,早期應以高免血清、高免卵黃液、家禽基因工程干擾素等治療首選,后期,適當輔以抗病毒、抗細菌、抗球蟲類藥物,能到縮短病程、康復治療的目的。而預防工作的開展,則應從健全雞場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防疫接種工作兩方面著手,以切實控制此病的擴散和蔓延,降低此病的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