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忠 史永勝
(1.山東省莒南縣農業農村局,山東莒南 276600;2.山東省莒南縣石蓮子動物防疫檢疫所,山東莒南 276618)
子宮部分脫出主要表現為子宮角翻至子宮頸處或陰道內,并產生子宮角套疊現象。該癥狀僅從外表不易觀察出,患病母牛表現出不安、努責、舉尾現象,進食量減退,出現與疝痛相似的癥狀,倘若子宮套疊未能得到及時復原,則易引發漿膜粘連、頑固性子宮內膜炎等病癥,最終致使母牛不孕。
在子宮完全脫出的情況下,可觀察到陰門形狀呈不規則長圓形或長筒形,脫出的子宮末端常接近牛的飛節部位,嚴重情況下子宮將隨陰道共同帶出。在病牛子宮最初脫出時,其黏膜表面附有胎膜,待胎膜剝落或脫落后黏膜將呈紅色或粉紅色充血狀,利用尾柄擦拭黏膜表面將滲出血液;伴隨脫出時間延長,充血黏膜將呈紫紅色淤血狀,在水腫增厚的情況下轉變為肉凍狀,并且逐步出現裂開、結痂、糜爛甚至破潰、感染化膿等癥狀,在母牛排泄、坐臥的過程中沾滿污物;當子宮脫出時間較長時,將產生黏膜壞死、病菌感染等問題,進而引發腹膜炎、敗血癥等。病發時患畜食欲下降、精神萎靡、躁動不安,眼結膜呈潮紅狀,并且排尿困難、頻頻收縮;在病程進一步延長后,病牛將出現鼻鏡干裂、戰栗發抖、貧血、結膜蒼白、體溫驟升驟降等癥狀,引發生命危險。
站立保定是幫助患畜實現快速整復的重要前提,需選取光線較佳、通風良好的場地搭建起四柱欄,選取一般吊起保定法進行前胸保定,將患畜置于坡度為20-30°、前高后低的斜坡處,分別選用兩根繩子穿過患畜后肢股內側將其吊高,將繩子兩端纏繞在四柱欄上方的橫木處,完成后軀的吊起保定。隨后進行患畜的清洗消毒處理,選取0.1%高錳酸鉀等溫消毒液針對脫出的子宮與病牛的外陰、尾根部進行徹底清洗,去除表面粘附的糞便、壞死組織與胎膜等污物,并將消毒針頭刺入黏膜內部,通過擠壓方式排出積液,倘若在針刺、擠壓過程中出現流血問題,需及時做好止血處理,并選用青霉素、鏈霉素、明礬粉、魚石脂等涂抹在創口表面處,起到消毒與防腐作用;倘若發現脫出子宮表面分布有裂口,需選取碘酊涂抹在裂口部位,并且針對較長、較深裂口需進行縫合處理,做好消毒工作。
2.2.1 子宮部分脫出
當診斷過程中發現患畜子宮角翻至子宮頸或陰道中時,需通過手術方式進行及時整復。在術前做好手部消毒與潤滑處理,將手勻速伸入患畜陰道、子宮內部,將套疊部位向前輕推或將手指伸入套疊部位的凹陷處左右搖動、向前輕輕推壓,以此幫助患畜子宮復原,并在后續飼養管理中選取易消化飼料進行飼喂,即可保障患畜迅速恢復健康。
2.2.2 子宮全部脫出
針對子宮全部脫出時間較短的患畜,選用0.1%高錳酸鉀溶液針對子宮、外陰、尾根部進行清洗、去除污物,在手術過程中需將拳頭握緊、緩慢將脫出的子宮推回至陰道原位,即可完成整復處理。針對子宮全部脫出時間較長的患畜,需針對其子宮、陰道位置進行校正,確定子宮腔內是否有腸管、膀胱,由兩名工作人員利用浸有消毒藥物油紗布沿底部向陰門處纏好、兜起至與陰門高度相同位置;隨后沿靠近陰門部位利用拳頭對子宮壁進行壓迫靠近,將其向陰道內部緩慢推送,并逐步將繃帶解開;在將子宮推入一部分后,需安排兩人在陰門外部進行頂壓固定,防范子宮再次脫出,并逐步將剩余部分子宮推入,直至脫出子宮完全還納;在此基礎上,還應將手臂再次伸入患畜陰道、子宮內部,將子宮角套疊部位逐漸展平、復位。
待子宮復位后,需選取0.1%高錳酸鉀液針對子宮內部進行清洗消毒,采用虹吸法將消毒液吸出,待消毒完成后選取2000-3000mL生理鹽水、200mL磺胺嘧啶鈉,將混合液加溫至38°C左右注入患畜子宮內部,并牽引患畜緩慢走動,借助液體的重力幫助子宮角展平復位。當前常用啤酒瓶在患畜陰道內進行固定處理,將啤酒瓶消毒處理后使其瓶底處對準患畜陰道內緩慢送入,令瓶口與陰門相齊,在瓶中置入一根超出瓶身3cm、拇指粗細的木棍,將露出瓶外部分用線綁緊,以此利用木棍頂住啤酒瓶,待5-6d后挺斷線、令啤酒瓶自行滑出,可增強患畜子宮附近組織的緊度、提高子宮肌收縮能力[1]。同時,選用100g黃芪、50g黨參、50g當歸、35g柴胡、40g陳皮、40g白術、40g升麻等中藥制成粉末,用開水沖服,每日1劑、連服3劑,幫助患畜提高機體抵抗力;還可選取消炎藥物進行肌肉注射,防范患畜出現感染癥狀,幫助其快速恢復健康。
牛子宮脫出是一種臨床多發的產科疾病,倘若治療及時、治療方法得當可有效規避母牛的子宮損傷、感染以及繼發子宮疾病等問題,對此還需圍繞保定與消毒、手術整復、術后護理等層面落實專業化治療措施,綜合運用陰道內固定啤酒瓶與中西醫治療方法,提升該疾病的治愈率,更好地維護養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