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威
(吉林省農安縣青山口鄉畜牧獸醫站,吉林農安 130225)
雖然許多因素可促使牛高山病的發生,但發病機制的直接因素是高海拔導致的缺氧。在缺氧的條件下,肺血管分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這種反應在所有的動物中都存在,牛、馬、豬反應明顯,而人、犬、豚鼠和駱駝反應較弱。
在急性缺氧階段,肺血管分流最初通過肺小動脈收縮調節。慢性缺氧常持續3周以上。血管及肺小動脈中層(內側肥厚)和外膜組織常發生增厚。血管重塑導致肺動脈末梢損傷,從而增加了肺阻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肺動脈壓顯著升高,從而導致心肌病變發生右心室肥大,隨后右心室擴張,最后右心CHF。
各種牧場植物(包括放牧的和不放牧的)均與牛高山病的高發病率有關,但試驗表陰,僅有瘋草可誘導該病的發生。當牛在高海拔地區采食時,瘋草能明顯增加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或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和嚴重程度,疾病發展迅速(1~2周內),發病率高達100%。瘋草毒素(苦馬豆素)可分泌到乳汁中,從而誘發哺乳犢牛發生CHF。瘋草中毒的母牛除顯示高山病的癥狀外,還表現為習慣性流產,許多母牛出現嚴重的羊水過多。瘋草中毒直接導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和高血壓。免疫組化和電鏡研究表明,瘋草中毒會導致肺血管內巨噬細胞和內皮細胞嚴重的腫脹和胞漿空泡化。瘋草也能損害心肌,導致心肌間質細胞出現廣泛的空泡化。最后,苦馬豆素通過改變糖蛋白代謝作用,調節全身內分泌和旁分泌的影響,這也是牛高山病的一種發病機制。
牛高山病的右心CHF的臨床變化,通常在幾周內才能緩慢出現,一般是從低海拔轉移到高海拔3~4周后發生。在北美地區,夏季和秋季牛在高海拔放牧,在秋末返回低海拔地區,高山病通常出現在夏末。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牛,高山病發病高峰出現在晚秋、冬季或早春。在此期間,嚴寒或其他環境應激(如妊娠和營養變化),都可促進該病癥狀的突然出現。患病動物最初出現抑郁和不愿運動。隨著病程的發展,在胸部出現亞急性水腫,隨后擴展到下頜間隙,再到腹壁,出現大量的胸腔積液和腹水。患牛胸腔積液和腹水通常較多,頸靜脈擴張和搏動明顯,食欲下降,腸靜脈高壓引起頻繁的腹瀉。患牛呼吸困難時,可能會出現發紺。隨著病情的發展,病牛不愿運動,喜歡躺臥。如果強迫運動,患牛可能會虛脫甚至死亡。在疾病晚期,病牛常表現厭食、臥位、無法站立。
目前BHMD沒有明確的診斷方法。在高海拔地區,可以根據牛CHF相關的臨床癥狀作為診斷依據。如果沒有其他潛在的炎癥性病變,體溫和全血細胞計數一般都正常。如存在胸腔積液,胸部聽診顯示腹側胸呼吸音強度減弱及低沉的心音。心率和呼吸頻率通常均加快,如果右心室擴大導致房室瓣或肺動脈瓣閉鎖不全,可聽到縮期雜音。在CHF晚期,通常可聽到奔馬律。雖然頸靜脈擴張是一種特征性的臨床癥狀,但可能出現異常的頸靜脈搏動,也可能不出現。常見的臨床病理變化為肝酶活性升高,特別是谷草轉氨酶和L-艾杜糖醇脫氫酶。動物的臨床影響,可能是由于腎灌注減少,繼發心力衰竭和脫水/血容量過低而引起氮質血癥。
牛高山病應與其他CHF疾病鑒別,這些疾病包括心包炎、創傷性網胃心包炎、心臟淋巴肉瘤、瓣膜性心內膜炎、病毒性或細菌性心肌炎、心肌病(營養性、遺傳性或特發性)、栓塞性肺炎的肺動脈阻塞、慢性缺氧和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心病。胸部水腫在最急性右心室CHF牛中不總是出現,這可能會導致犢牛高山病被誤認為是急性病毒性或細菌性肺炎。
患病動物應在最輕微的保定、最低限度的應激和興奮條件下,轉移至較低海拔地區。一般的輔助療法包括利尿劑、胸膜穿刺術、抗生素和食欲刺激劑,如效果良好的B族維生素[1]。胸膜穿刺術是唯一能顯著提高患畜生存機會的治療方法。在高海拔地區,對于珍貴動物可以考慮使用氧氣或高壓氧室。由于本病可能會再次復發,因此患牛不應重返高海拔地區。
由于存在遺傳可能性,因此患牛不應留作種用。并發癥的治療包括呼吸/心臟疾病、胃腸道疾病、寄生蟲病和植物中毒。因為瘋草中毒與牛CHF直接相關,應盡量避免易感動物接觸到瘋草,確保動物選擇優質牧草。一旦確定中毒,為防止病情嚴重及出現不可逆的損傷,應將動物盡快轉移至沒有瘋草的牧場。
由于BHMD治療費用較高,而且效果一般,因此應將預防放在首位。通過測量肺動脈壓(PAP)選擇抗缺氧牛的遺傳選育,是控制牛高山病的有效方法。鑒別受高原低氧影響的嚴重易感牛(測量結果為高肺動脈壓),并將其從牛群中淘汰,是降低牛高山病流行的可行辦法。肺動脈壓測量方法是將柔韌的聚乙烯導管(1.19mm內徑×1.7mm外徑)通過大口徑針(規格為約9cm長的12或13號針頭)插入頸靜脈,導管通過頸靜脈向前進入右心房,然后進入右心室,最后進入肺動脈。
另外,應對這些牛進行心雜音的聽診,同時對可能的先天性心臟缺陷進行評估。通常在海拔高于1500m,肺動脈壓低于41mm Hg的1歲以上的牛,能在高海拔維持正常的肺動脈壓,故這些牛適合作為高海拔地區牛群中的優良種畜。肺動脈壓測量值為41~49mm Hg的則難以判斷,在高海拔地區應謹慎使用這些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