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張立軍
(1.臨沭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山東臨沭 276700;2.臨沭縣農業農村局,山東臨沭 276700)
羊屬于哺乳型動物,在生產之后很容易出現產道疾病。大量調查研究表明,在日常飼養過程中,如若養殖操作不科學、衛生不達標、飼料不均衡等,都可能引發羊產道疾病。例如,在實際養殖中未對圈舍定期消毒、清理,通風不暢,導致圈舍中的細菌病毒滋生,對羊的健康生長產生較大不良影響,甚至使羊患病。當羊生產之后,原本殘留下圈舍內的病原微生物便會伺機進入羊的體內,導致產道感染。由此可見,圈舍整潔度對產道疾病患病概率具有直接關聯。此外,如若盲目對羊進行喂食,細菌可能隨著飼料進入羊體內,致使免疫力系統受到干擾,出現陰道脫落,甚至流產等情況。
羊屬于較為常見的反芻動物,在健康的羊體中胎盤為母子形,產后患有產道疾病的概率較高,不但會影響羊肉的品質,還會影響受孕,導致養殖戶蒙受巨大經濟損失。一旦發現羊可能存在產道疾病,飼養者應立即加強重視,并帶到獸醫院進行診斷。
一般情況下,當羊患有產道疾病時,羊的食欲明顯降低,精神低迷,影響受孕,甚至出現分泌物化膿等情況。在初始時期,分泌物的顏色正常,隨著病情不斷加劇,顏色逐漸加深,甚至為紅色,并出現站立時間短、體溫上升等情況,一旦發生上述現象,需要飼養者給予高度重視。當羊患有產道疾病時,較為常見的癥狀為陰道黏膜顏色變深,出現出血、腫脹等情況,黏膜表面還會滲出一些液體,多為紅色分泌物,帶有腥臭味道;患病羊只經常用尾巴揉擦外陰,且常常做出排泄的姿勢,但排泄的頻率增加,排泄量較少,常常出現焦慮、不安等情緒;一些羊在患病之后還會出現假發情現象,多次交配后仍然難以受孕。病情較為嚴重的羊只體溫會提高,尿液為紅色,分泌物數量增加,精神不振、進食速度減慢,經常臥地不愛走動等。
針對患病羊只的陰道進行檢查,對陰道消毒后用開張器打開,檢查內部的分泌物與黏膜。對于病情較輕的羊只來說,引導內部與發情情況均為正常,只是多次交配后無法受孕;對于病情較重的羊只來說,在宮頸口的位置出現松弛、充血、腫脹等情況,一些病羊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潰瘍,分泌物的顏色較暗,氣味濃重難聞。
在羊飼養過程中,產道疾病的患病風險較高,對飼養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對此,本文采用外用甲硝唑對該病進行治療,以期病羊能夠早日康復,減少對飼養者造成的經濟損失。
現階段,我國對羊肉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要求飼養者不但提高自身養殖水平、完善養殖技術的同時,為人們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條件。甲硝唑屬于化學制劑,一般情況下,以沫狀存在,顏色在白色與淺黃色之間,可與乙醚、水、乙醇等物質相溶,該藥物可對厭氧菌進行抑制。在治療羊產道疾病時,采用中藥治療、針劑治療的基礎上,將甲硝唑涂抹在病羊陰道處,每次涂抹1h,連續治療30d,可對陰道以及附近的厭氧菌進行有效抑制,從而提高產道疾病的治療效果。將甲硝唑應用到養殖工作中,不但可使病羊產道疾病得到有效緩解,還可縮短病羊康復周期,使養殖者的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
通過開展實驗的方式,對不同羊產道疾病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選擇某養殖場的患病羊只,將其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的病羊共20只,年齡在2~3歲之間,觀察組的患病羊只19只,年齡同樣在2~3歲之間。觀察組采用“中藥+針劑治療”的方式,對照組采用“中藥+針劑+甲硝唑”的治療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觀察組中羊只的治愈率為93.5%,對照組的治愈率為76%,二者之間的治療效果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可見,甲硝唑對于羊產道疾病具有十分理想的治療效果[1]。
一般情況下,病羊產道疾病可能導致羊體出現產道炎癥、胎盤滯留等情況,影響其后續受孕,甚至還可能導致尿淋、尿閉等情況發生。甲硝唑作為一種厭氧菌藥物,在應用過程中方式簡單、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已經在臨床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但是,要想從本質上降低該病的發病率,最為關鍵的是要做好預防工作。例如,在飼養過程中,確保圈舍內部清潔,通風良好,飼料營養均衡,一旦發病,立即采用甲硝唑進行治療,縮短恢復時間,提高疾病治愈率。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應根據診斷結果,采用“中藥+消炎藥”綜合治療的方式,對羊陰道進行清洗,并將甲硝唑應用其中,根據病情程度控制用藥量,如若用藥過多則會影響羊體正常機能,如若過少,則難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這將要求治療人員明確藥物間的合理比例,對藥量進行嚴格控制。在科學用藥基礎上,使甲硝唑的功效得以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在羊飼養過程中,產道疾病發生概率較高,對飼養者帶來極大的經濟威脅。對此,應做好日常飼養管理工作,定期對圈舍進行清潔和消毒,確保飼養營養均衡。當羊出現產道疾病的病癥時,應及時采用甲硝唑進行治療,使病羊早日康復,降低養殖者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