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珍
(海安市大公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00)
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雞肉產品成為了人們日常餐桌上的重要食品,為雞養殖行業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但是在養殖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容易導致雞群感染各種疾病,如果不進行有效治療和控制,不僅對雞群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同時還會導致養殖戶蒙受經濟損失,對行業的穩定發展造成制約和阻礙。因此,養殖戶需要對疾病預防以高度重視,掌握雞養殖疾病的主要特點,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
隨著雞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規模化、集中化是養殖業的主要發展趨勢,尤其隨著新農村建設事業的開展,養殖戶為了降低飼養成本、提升經濟效益,主要通過圈養的方式開展養殖活動,飼養密度較高,如果發生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會在短時間內感染雞群,為雞群健康埋下隱患。
通過相關調查統計顯示,近些年雞養殖疾病的病情更加復雜,種類逐漸呈現多樣化,而導致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為:第一,環境污染嚴重,各種疾病交叉感染,導致雞群病情復雜,為疾病診治增添了難度;第二,養殖戶大量違規使用抗生素,導致病毒類或者細菌類疾病出現變異,為疾病控制和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程度的阻礙。疾病種類多元化不僅為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增加難度,同時也提升了治療成本,為養殖戶和檢疫部門帶來影響。
當前,農村地區是雞養殖行業的高度集中地區,大部分養殖戶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在飼養過程中憑借經驗飼喂,在飼料配比和營養攝入方面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等問題,導致雞群出現缺少微量元素或者營養不均衡等問題,進而發生營養代謝性疾病。尤其在雞只的旺盛期和高峰生殖期,如果營養不均衡會導致雞群抗病能力下降,進而感染慢性傳染病、腫瘤疾病或者熱情疾病,對養殖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在雞養殖過程中,受到天氣溫度的影響,雞群容易爆發呼吸道疾病,尤其在春冬或者秋冬季節交替時期,由于氣溫劇變容易導致雞群患呼吸道疾病,如果雞群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不足,各種病原微生物會侵襲雞只呼吸道,進而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在我國北方地區,由于冬季較為寒冷,在冬季和秋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如果養殖戶不進行有效預防和治療,容易導致雞群大范圍患病,為養殖效益帶來負面影響[1]。
由于部分養殖戶對飼養管理缺乏重視,依然沿用以往的老方法,導致雞群感染各種疾病,因此,養殖戶需要結合養殖場規模,對飼養管理進行優化。首先,要加強飼料管理,從正規渠道購買飼料,保證其質量優異,與市場信譽好、飼料有保障的養殖戶進行長期合作,保證飼料供應及時;其次,做好飼料保存工作,落實各項防潮、防霉措施,避免飼料在保存過程中出現質變或者霉變,如果飼料霉變,嚴禁用于飼養中,防止雞只患病;最后,結合雞只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進行飼料配比,注重補充微量元素,提升雞群的抗病能力[2]。
當前,疫苗接種是預防雞養殖疾病的重要舉措,通過接種疫苗可以提升雞群的免疫能力,有效抵御病毒和細菌的侵襲,因此,養殖戶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想認識,全面落實疫苗接種工作,進而降低疫病爆發的概率。首先,養殖戶要從正規渠道采購疫苗,保證疫苗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其次,養殖戶要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疫苗接種,進而發揮疫苗的全部功效;最后,在疫病高發時期,需要及時開展疫苗免疫工作,避免流行性傳染病在養殖場內爆發[3]。
飼養環境與疾病發生具有密切關系,如果飼養環境較差,會為滋生各種細菌或者病毒,進而提升雞群患病概率,因此,養殖戶需要維護飼養環境,為雞群創設干凈、衛生的生長空間。首先,定期組織人員對雞舍進行清潔,及時清掃雞糞以及剩余飼料,避免其長期在雞舍中滋生細菌;其次,做好雞舍通風工作,由于當前養殖場的飼養密度較高,如果通風不良會導致雞只患病,養殖戶需要定期進行雞舍通風,尤其在冬季,要處理好雞舍通風和保暖的關系,保證雞舍空氣清潔。
消毒是預防和控制雞養殖疾病的重要舉措和關鍵途徑,養殖戶需要對消毒工作以高度重視,將其全面落實到雞養殖的各個環節中。首先,定期組織人員對養殖場進行全面消毒,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劑,重點對食槽、飲水槽進行消毒;其次,對所有進出養殖場的人員和車輛進行消毒,避免其攜帶病毒,與養殖無關人員嚴禁進入養殖場;最后,制定科學的消毒制度,包括消毒藥劑使用、消毒時間、消毒頻率等,在疾病高發期要提升消毒頻率。
總而言之,有效預防雞養殖疾病可以提升養殖效益,養殖戶需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為雞群創設良好的生長環境,進而為我國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雞肉食品。